第(1/3)页 …… 六万骑在草原最中心之地四处奔驰,草原上毡房星星点点,到处都是,牲畜成群在走。 宋骑倒也不如何杀人,只是把人抓起来,把牲畜拢起来。 倒是也有一些反抗,只是起不得半点涟漪,几乎没有什么意义,没有组织没有头领的牧民,不过也是羔羊罢了。 苏武并未亲自参与这些事,他在等,等前方游骑带回来的消息,这场战争,不会太久。 阻卜大王铁剌里,一直跟在苏武身旁,他来观战,更也等着捡漏。 不免也有些着急在问:“大王,这些人丁牲畜,本都是克烈部族,可否赐予小人?” 苏武看了看他,也在看许多人,观战的大小可汗一大堆,自也有不少人目光也有憧憬…… 苏武摇摇头:“既是我的战利品,我自不能厚此薄彼,你们之间互相商量一下,牧场地盘怎么来分早已定妥,但这战利品,当初并未商议,你们自己商议一番,再来与我说说……” 苏武不要这些东西,至少暂时不要,此时此刻大战在即,要来也没什么意义,在这里作价来卖,也值不得几个钱。 让他们去吵吧……这些人本就昔日龃龉无数,大仇小仇一大堆,今日再添一点仇恨冲突…… 只管一语去,苏武快马往前,周遭自都是一串一串绑回来的人,成群成群的牛羊马匹。 马匹苏武还是要的,如今苏武也有牧场,阴山周遭之地,都是最好的牧场,苏武也有自己的牧民,昔日之党项,如今都得为苏武牧马。 来日,还可让部分耶覩刮人替苏武牧马,乃至,整个草原,都要收“马税”,按时缴税。 身后那些人,自也在吵起来了,最激动的莫过于铁剌里,他正在手舞足蹈:“此皆我克烈之民,岂能给你们当奴隶去?” 自也有人来答:“什么克烈不克烈的?草原之上,我达旦之内,话语皆通,血脉也通,从来就是入哪一部,就是哪一部之民……” 苏武听得摇头在笑,突厥之后几百年了,人心再也不能一统,哪怕昔日强如回鹘,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挺好! 慢慢吵吧,最后总能吵出个结果了,苏武要这个结果就是。 六万骑,如梳子一般,撒开了往东去。 连续都有城池,招州、维州、镇州,这就是昔日契丹大辽取的地名,意思很简单,招揽招抚、维持维护、镇守镇压…… 镇州,就是辽国昔日的西北招讨司治所之地,也有另外一个名字,北庭都护府,钉在了这草原的中心之地。 城池都不大,土石结构,这般一个城池在这里,几乎就是钉子一般,有辽一朝,从未在草原上真正失败过。 何也,就这么几个城池,足以震慑许多,说到细节里,不外乎管控管制那些铁器做得好,辽人骑兵的战斗力也强,政治上的分化也高明。 还有一点,就是这些如钉子一般的小城池,草原之上,连木头都缺,更别说那些巨大的攻城器械了。 苏武路过镇州城池,并未入城,就是在外打量一下,城池还是小了,还得扩建。 来日,这里自也要驻扎苏武之军,自也不必太多,几千骑足矣。 谁来? 苏武左右看了看,不必多选,岳飞来。 谁有崛起之势,就先下手为强,先弄谁,只要保持住三四十年,乃至二十年去,只待中原变了样子,这里的游牧民族,就再也不是什么威胁了。 苏武在政治上有大志,就是要真正平息世界东方这片土地上的战争…… 打造一种不可摧毁的统一认同,这个抱负,看似超越时代,其实可以为之,没有那么复杂。 继续往东去,在苏武可以望到乌孤山的那一刻。 游骑终于带着消息回来了,燕青亲自到得苏武当面来禀报:“大王,乌古山南,大批骑兵,女真骑有,草原诸部之骑也有,乌古山北,也有骑兵的动向。” “可知数目?”苏武问着,他在皱眉,却是心中澎湃不止。 第一次,第一次与女真真正决死对垒。 “数目还当再探,末将得知消息,第一时间就来禀报,也好让大王早作准备,末将再去把军情拢来!” 燕青不作停留,只看苏武还有没有话语交代,苏武一时在沉思,燕青便打马再走。 苏武看着头前那乌古山脉,南北走向,横亘在前,不是什么很大的山脉,却是南北也有二三百里去。 南北皆有骑兵在动,那女真自有谋划其中。 女真之大战略,兴许不会如何高明,但女真临战之战术,那一定要着重对待,这是女真与生而来的天赋,更也是女真这么多年战争不止的经验。 乌古山南与北,也就是头与尾,定然都有军队,这是个什么造型? 声东击西?疑兵之计?两面夹击…… 苏武不再去想,已然下令:“传令诸部,莫要再往东了,大军全部集结,就在此处先不走了!” 自有无数令兵飞奔而去。 苏武也勒了马蹄,准备等上一等,不一定等着女真来,但至少,要等到有确切情报之后再动。 这草原的情报,着实麻烦。反正,稳重总不会错,此时此刻,谨慎绝对没问题。 苏武在聚兵了,游骑也越派越多。 诸多大小可汗,忽然也紧张起来,他们岂能不知女真之威?那般无敌之大辽,就亡在女真之手! 倒是苏武也有军令给他们,让他们后撤十里驻扎观战,不必近前来添乱。 众人自也连忙后退而去,还要每一部出个千八百人去看守一路而来的战利品。 众人却还有争吵纷乱,一路来,战利品越来越多,众人还没有商议个所以然出来。 主要的矛盾,不是在那些小部落,而是在大部落,阻卜大王,梅里急,达密里,耶覩刮…… 苏武自也不管这些事……最好,争得打起来! 苏武在等聚兵,也在等情报。 东京城中,皇城之内,龙亭之下,人不多,就是王黼与童贯。 真说起来,皇帝赵佶能信任的人,也就这两人了,童贯也是刚刚回来不久,赋闲在家,没什么官职,广阳郡王自是还给他了,还多了一个太宰之名。 天子在问:“倒也不知北边战事如何了……” 王黼在答:“陛下,燕王殿下率大军入了草原,大概是到了昔日辽国的北庭都护府,但具体在何处也不知,打没打起来,打成什么样了,也不知……许着实是消息难通。” 天子有一种无力之感,就好似明明有只手,却控制不住,乃至连感受都有些感受不到了,不知这只手到底在做什么…… 天子在叹:“如此远征,昔日在汉唐,也是难上加难之事,更要有经年之准备,苏卿如此贸然就去,朕心中着实担忧……” 说着这话,便去看那老童贯。 童贯自是真老了,越来越老,满头白发……天子看他,他自要说话。 便道:“陛下不必担忧,如今苏子卿兵强马壮,马匹良多,胜则大胜,败也能保全自身!” “没个消息,总是让人心中难安!”天子如此一语。 “那陛下可派人去枢密院里催促一下军情奏报……”童贯如此安慰。 天子点着头:“那无事啊,大伴去枢密院衙门里走动走动如何?毕竟大伴对枢密院可熟悉得紧,那里的官吏,自也对你尊崇有加!” “也好!”童贯当真点头。 天子忽然问了一语:“大伴,若是……燕王此番又得大胜而归,想来定是如此,定能大胜,胜了,许草原诸部皆是来朝,朝廷还要册封诸部可汗,亦如昔日大唐,嗯……还有女真兵败,自也斩获颇丰……如此,燕王当再如何加恩啊?大伴出出主意?” 童贯闻言,自还真去想这件事,只是他陡然反应过来了,看向天子…… 天子面色如常…… 童贯心中,已是翻江倒海。 苏武这恩,已然加无可加了。 天子来问,岂能真问什么加恩?童贯反应过来之后,这问题,该如何答? 童贯一时语塞。 天子陡然又言:“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蔡太师死在奸佞之手,而今这家国大事,自也多要问问你,真说起来,朕此时此刻,着实为难得紧……” 童贯还是要开口的:“陛下,臣子为国,岂能是为了加恩之事?想来不论加恩与否,子卿自还是忠义之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