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重建-《抽个美女打江山》


    第(2/3)页

    说来也怪,房子这东西,若是常年有人住着,它反而能使用更久,可若是没人,要不了几年就能荒废甚至塌掉。

    人气人气,这玩意也算是玄乎。

    周少瑜索性大手一挥,索性全拆,然后再重新规划,参照的则是唐朝的坊。

    毕竟是边疆县,要注重防御,假设以后突厥再次崛起攻入,即便城墙被破,也能凭借坊墙进行第二次御敌,对于打仗而言,有没有防御工程那压根就是两码事。

    而且老实讲,坊市也的确更加方便管理,更能保证治安。

    云中城本就算不得大,原本也是以防卫为主,城墙够高够厚,可面积相对较小。几万有组织有几率的军队高效率运作之下,推翻重建工作倒也快速。甚至于还单独分出一部分用来开荒松土,务必要做到有人迁移过来只需直接撒种播种即可的地步。

    而与此同时,泰原方面徐妙锦等人也在尽力号召百姓迁移。分房子,分田,还有相应的补偿。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官吏选拔工作,多出一个城,上到县令下到小吏,也都是需要选拔的。

    奈何到底还是高估了速度,眼看已经进入春耕时节,愿意移民的百姓仍旧不多,眼下主动报名的以曾是云中县的人为主。而且云中城的重建工作也远未完成,好些地方仍旧是废墟。

    不得已,只能临时改变方案,这一年索性将云中城当做军垦之地,大军继续驻扎这里,一边重建一边开垦。重建的速度可以放缓,但开垦需要抓紧,错过了春耕,那边是损失。而后再继续重建工作,可以适当减缓速度,抽出时间来进行训练。

    说到底军队的主要职责还是打仗,若是长期不训练,岂不是要废掉。

    待到下半年秋收之后,云中城想必也初步建设完毕,那时候可以先将愿意移民的百姓安置过来,同时招募人手开发挖掘煤矿,同时建设各种工坊作坊,等有了稳定的经济产业,人口自然会慢慢增加。而且也利于边疆贸易,毕竟云中城的地理优势摆在这里。

    做出决定之后,云中城的重建工作更加的有条不紊,周少瑜也开始整天往山里跑,目的自然是找煤矿了。

    云中煤多,这是肯定的,但肯定不能是个矿就去挖。

    谁都知道挖煤是个辛苦的工作,而且还很危险,哪怕是后世,也经常能听到塌方的事故,更莫说科技技术无比落后的古代背景。真要去挖个大坑,危险程度先不提,但是效率和成本上就要差上太多。

    是以周少瑜准备找找露天煤矿,这玩意建矿快,产量大,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简直再合适不过了。总归先确定好地方,到时候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累不累?”周少瑜随手丢过去一个水袋,自己也解开一个咕噜喝了几口。

    阿依努尔擦了擦额头的汗渍,摇摇头,接过水袋也没第一时间开喝,而是道:“这段时日你便整天这般往山里跑?”

    “不然呢?”周少瑜耸耸肩,这可不仅仅是为了产业赚钱。同时还有派人满并州的探查铁矿,再怎样也远比潭州要来的丰富,一旦探查到开采,想要锻造成各种农具乃至武器甲械,难道就不需要煤嘛?

    “好端端的,怎么这么有闲情陪我爬山来了?”周少瑜问到。“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说,不用这般拐弯抹角的,咱们关系还不错不是吗。”

    其实并不需要阿依努尔说,周少瑜也猜的七七八八。

    若不是周少瑜,最先开始的时候,阿依努尔早就被李秀宁给卖了,她可没将当初的盟约放在心上。随后阿史那隼兵败身死,阿依努尔回到草原意图重现阿史德家族的光辉,奈何技不如人,被阿史那忽沁打成丧家之犬,若非周少瑜收留,连个稳定的安身之所都无。

    只是,没人会喜欢寄人篱下的感觉,哪怕周少瑜一点都没亏待。但也不是事事都那么愉快的。

    就拿以前袭扰草原来说,因为阿依努尔的擅自做主,导致最终被软禁不让她参与,固然依旧能分得一部分战利品以及所俘虏的人口,可这种限制却是明明白白的。

    周少瑜要的是同化,要这些突厥人从此安安稳稳的。而阿依努尔要的是夺回草原,让可汗之名重新变为阿史德。哪怕因为挫折让阿依努尔的心气不再那么大,但终究是她最大的念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