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厮杀-《抽个美女打江山》


    第(1/3)页

      想想在并州受到的那些书生阻挠的力度,就能知晓其他书生士子是用怎样的态度看待诚徽州女官吏众多的。

      要知道,赶去并州的书生,已经算是最热血冲动激情的一波了,别人就更莫说。

      有时候周少瑜都在想,要么干脆不搭理这些家伙,自己慢慢培养出‘新儒’来重用并取而代之。

      可仔细想想又不对。

      再怎么取而代之那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且总会有顽固分子。

      如果周少瑜连一部分都没有拉拢,那么无疑,周少瑜势必强成为公敌,成为大梁儒家的罪人。

      虽然总说腐儒腐儒,但你不得不承认,这里边有的是那种一旦扯到原则上,命都不要都要跟你死磕的存在。

      周少瑜敢打赌,真无视掉这整个阶层,就不说什么对于举事的影响了。保准那些家伙会留下大量的书作,将周少瑜渲染成‘大恶魔’一般的存在。

      唔,举个例子,就好比,秦始皇?

      人常言秦始皇暴政,在声讨其罪名时,总归少不了一条焚书坑儒。然而老实说,以周少瑜独特的视角来看,这事也谈不上对错。

      到不是说给秦始皇洗地,若是这样,还不如吼几句说,秦始皇也就是小规模的烧烧书,然后也就宰了那么几个冒尖跳脚的。这样反而还简单的多。

      在周少瑜看来,不用弄的这么小心翼翼的,反而体现不出秦始皇的霸气侧漏,始皇诶,甭管人家暴君不暴君,真真正正的君临天下的气势,总该有的吧。结合他一生所作所为,大规模的焚书坑儒那才合适,不然对于秦始皇来说,未免小家子气。

      不过始皇肯定也没想到,焚书坑儒会成为他脑袋上最大的罪名之一。

      没法子,始皇又不是神仙,他哪知道儒家最终会来个罢黜百家一统中原。

      首先我们得考虑年代问题,孔子的儒家,孔子的坚持,很明显,复周礼,凡是以礼为大,认为人人之礼,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嗯,理想不错。

      这玩意再怎么演变,到了秦朝,时间也不算太久,总不至于变的太厉害,而且对于礼的重视,从始至终。

      很不巧,秦国以法立本,以法治国,以法崛起,用的是法家,讲究的是法家的法、术、势。

      结果你个儒家上蹿下跳的大肆反驳,否定法家,抬高儒家,秦始皇喜欢的起来?好家伙,你们这是要动摇朕的国本?还是说要动摇朕的地位?

      如果小打小闹也就算了,就跟大象瞅见一只蚂蚁似的,除非实在闲着没事了,不然踩他干嘛,都不带一点实感的,压根就没成就感,人家始皇陛下忙着呢,人家做的可是千秋伟业,才懒得搭理。

      掌握生杀大权的帝王选择无视,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恩泽了吧,且让你们多活几日。

      结果呢?这群家伙不但不领情,继续跳,还给闹出点声势来。

      小孩子不听话,该打打屁股啦。

      于是始皇就出手了。

      这个没毛病,简直合情合理。

      就好比相对民主的后世,突然跳出一大波人出来叫嚣着要复辟,要拥立谁谁谁做皇帝,嗯,可能为了名正言顺一些,还真把哪位皇帝后裔给拉扯出来。

      好么,若是人少没声势,也就当你们闹着玩了。结果你们玩真的!尼玛还拉拢了越来越多人。

      你看国家会不会搞你!

      就是这么个意思,站在秦始皇的角度上,嘛错没有,这都是为了稳定国本嘛。

      如果儒家往后就此消沉下去,那到也没事,秦始皇或许还是暴君,但焚书坑儒什么的,可能就不算个什么事了。

      可谁料得到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