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她也是太想增加谈资了—— 当然。 也有夸耀一下的意思。 毕竟。 她现在参与了这么大的跨国项目,还成为了甲方的甲方那种关系,骄傲是难免的。 然而—— 老巩从小的爱好就是写作,理想是成为大作家。 奈何。 他写的稿子屡次被拒。 所以。 老巩最讨厌拿他跟人比较了。 何况—— 老巩喜欢纯文学,不喜欢科幻、推理这些类型文学。 他就跟许多语文老师一样,把这些书归类为闲书,很讨厌学生在学校读,在课外读一读消遣还行。真要培养文学细胞,老巩觉得还是得读名著。 钟吉安挺理解的。 阅读其实是个很功利的事情,作者写书投入脑力和时间,读者阅读同样投入脑力和时间,所以想要什么,就去读什么书,对提升成绩的学生而言,名著显然更合适。 儿子往碗里夹了几个大虾,回房间背书了。 饭桌上就剩下钟吉安和老巩了。 她试图开始个有趣的话题,但一时间想到的只有工作,但俩人工作环境不同,一个在学校,一个在社会;一个喜欢纯文学,一个寻找的内容要想赚钱,肯定得通俗—— 好奇怪。 当十几年夫妻了,怎么变陌生了。 最终。 钟吉安只能问了句:“今儿这菜炒的不错吧?” 老巩点头:“嗯,很好。” 饭后。 老巩自觉地收拾碗筷,然后从包里拿出文件夹。 钟吉安:“又退稿了?” 老巩:“嗯。” 这稿子倒不是杂志社,出版社退回来的,现在是网上投稿。只是退稿以后,老巩习惯打印出来,然后放到家里收藏起来,避免电脑上误删,或者找不到了。 他的电脑毕竟经常处理课件之类的工作。 老巩进了书房。 钟吉安想了想,跟着进去了。 她心里的涟漪还在,想关心一下老巩。 说起来,以前老巩投稿的时候,还会跟她说,退稿以后,她也会跟着参谋参谋,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老巩很少跟她说,她也很少问了。 所以—— 在钟吉安进来问时,老巩还有点意外。 钟吉安:“这次编辑怎么说?” 老巩:“还是老一套,文似看山不喜平。” 就是故事不够一波三折。 钟吉安知道,这是老巩的老毛病了,接触社会太少,写不出太坏、太奇葩、太悲惨的人,然后他的性格是平和的,所以写的东西也很平和,倾向于岁月静好那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