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第203章 一战成名天下知-《贞观无太子》
            
            
            
                
    第(1/3)页
    程咬金本就是一人精,这事他越想越难以理解。
    李承乾知道铁勒部不奇怪,甚至了解铁勒部都不奇怪,毕竟他身份摆在那里。
    可他能让铁勒部归顺自己,这就奇怪了。
    这些异族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要知道,他爹收服阿史那思摩那也是想把人家打服了,才有后面的故事。
    你这更狠,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得,人家臣服了!
    这么来看,还真是子承父业啊!
    “想那么多做甚?”牛进达说道,“人家身份摆在那里,契苾何力投效也不是不可能。”
    牛进达这话的意思很简单,李承乾这是将他大唐太子的身份运用到了极致。
    再说了,铁勒部投效李承乾和投效大唐有区别?
    有,但是区别不大。
    程咬金摇了摇头,没说什么,问题的关键压根就不是这个。
    吃完饭,程咬金连夜回了河州。
    不管什么情况,他们都得有所准备了。
    日月山的大战,已经到了收尾的阶段,他们要做的事情也多。
    一连几天,两人都在为此做准备。
    而与此同时,日月山却是危机四伏。
    达延芒结波等人也是老奸巨猾,他们消磨着日月山众人的战斗意志的同时,还在消耗着日月山的箭矢。
    也不知道他们是从第几次攻城的时候发现自己中的箭居然是他们自己的!
    这个发现,让达延芒结波等人大喜。
    日月山的箭矢不多了。
    从那之后,他们攻城的频率是越来越高,其目的也是简单明了。
    这就苦了日月山的众人了,哪怕伊原振、赵岩等人换防的时候都跑去工坊帮忙赶制箭矢。
    但也跟不上他们消耗的速度。
    贞观六年,四月初一。
    赵岩无奈的找到了李承乾,一脸叹息地说道:“殿下,箭矢不够了。”
    对于这个结果,李承乾早有心理准备。
    从他发现自己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后,就料到了这一刻。
    “还有多少。”李承乾沉声问道。
    赵岩说道:“算下来,每人不到五支箭,工坊那边估计也就几千支。”
    五支?
    也就是五轮齐射罢了!
    李承乾叹了一口气,说道:“让大家省着点儿用,必要的时候可以出城迎敌,但无论如何,一定要坚持到晚上,今晚,破敌!”
    这几天,李承乾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还不是箭矢,而是契苾何力。
    数次出现对历史的错误判断,也让他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契苾何力会臣服于李二,那是李二本身就足够强大。
    他拿什么折服契苾何力?
    立人设?
    单纯的立人设,其实并不能改变实际的问题。
    他只有展现出强大的实力,才能一举使得契苾何力臣服于他。
    所以,他给契苾何力准备了一份大礼来迎接他。
    而这份大礼便是破敌!
    计划他已经做好了,赵岩几人也都知晓,只是都觉得这太疯狂了。
    此时,听李承乾再次提起,赵岩犹豫了一下,说道:“殿下,真要这么干?”
    “那你告诉我,我们还能怎么干?算时间的话,契苾何力明天才能赶到,而我们能坚持到明天么?难道你要我们的将士用吐沫星子守城?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哪怕将士们再英勇,没有箭矢,他们能怎样?
    告诉大家,这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我们不能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别人,没有契苾何力我们难道就束手就擒?
    跟他们说,今晚本王和他们共进退!
    不破贼寇,死战不退!”
    李承乾没法告诉他,这是为了折服契苾何力。
    但这个计划其实他做了许久,从当初决定修第二道城墙时就有了这方面的打算。
    之前一直没用,一来是大家都没到绝境,二来是他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
    但如今箭矢消耗一空,日月山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大家都没得选择了。而契苾何力也要到了,这也给了他一些底气,哪怕不能破敌,但只要能扛到契苾何力的到来,他还是最后的赢家。
    闻言,赵岩也就不再多言。
    的确,作为一个军人,没道理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别人身上。
    有援兵,这一仗要打,没有援兵,这一仗也要打!
    就是这么简单。
    随着赵岩将李承乾的决定传达出去,整个日月山都动员了起来。
    除了学堂里的孩子、工坊里的匠人以及酿酒作坊里的妇人以外,哪怕是少年军,也都涌上了城头。
    没有足够的箭矢进行火力上的压制,哪怕他们再不愿意,也得出城野战。
    而这也就意味着城头上的力量不够,没办法,只能动员全民作战了。
    当达延芒结波看到日月山的守军居然出城野战了,顿时喜笑颜开。
    这意味着什么,他们太清楚了。
    之前无数次的攻城,不就是为了消耗日月山的底蕴么?
    日月山这块骨头虽然难啃,但说到底还是底蕴不足。
    和他们相比,那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而此番负责攻城的楼宁见状,也是笑了。
    城头上那一开始密集的箭雨,经过这几天的消耗,终于变得稀疏了,如今,就连守军都已经开始出城野战了!
    胜利在望啊!
    “撤,避其锋芒!”楼宁没有急着决战。
    这是一个信号,也是一个机会,他得回去和众人商议一番。
    当日月山在大战的时候,契苾何力终于抵达了洮源城。
    经过再三的思量,他还是决定投效李承乾。
    之所以有这样的决定,无外乎是利益。
    王玄策有些话其实没说错,投李承乾,他未来的路要宽许多。
    退一万步说,就算李承乾在吐谷浑失败了,回到大唐他还是大唐太子。
    至于说这里面要承担的风险,呵呵,骑马都能摔死人,一点儿风险都不愿意承担,那还不如猫在热海算了。
    有了这样的决定,他便带着自己的五千亲兵先来看看。
    如果李承乾真的是个明主,那他就让契苾沙门带着整个部落来投,如果李承乾不过是个二世祖,他有五千兵马自保,还可以再做他想。
    “还是大唐繁华啊,哪怕是这边疆小城,也远不是热海可以比拟的。”骑在马上,契苾何力感慨了一番。
    对于不远处牛进达的数千大军,他浑不在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