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我才不上当呢-《欢乐道士》


    第(2/3)页

    听说崂山道长李奉常和小道士关系不错,大家觉得,李道长不反对,那就肯定没什么问题了。如果连崂山道长都不相信,还能信谁?

    不反对皇帝和小道士交往是一回事,当皇帝提议小道士做礼宾使,众人还是认为不合适。

    一介道士而已,能做好这么重要的外交工作?

    中书侍郎文良纯出班启奏:“陛下,礼宾使要负责沟通各国使节,安排观礼事宜,秦行之年轻识浅,又没读过多少圣贤书,做侍读没问题,做礼宾使恐怕不妥。”

    御史中丞郭常习惯性板着一张脸说道:“臣听说,秦行之年轻气盛,和契丹人闹得很不愉快,他做礼宾使,如何能处理好各国关系?”

    众大臣心知肚明,郭常是话里有刺,年轻气盛不仅指小道士,其实也是在指责皇帝。

    可惜孙蒙一如既往的糊涂,根本听不出郭常隐含的意思,笑呵呵的说道:“郭大人这话就不对了,你们老说契丹人可怕,听多了,朕见了他们都有些发怵。小道士就不一样了,你们想啊,他连契丹人都不怕,做这个礼宾使,才能不给大齐丢人呐。”

    大臣们顿时陷入了沉思。

    大齐官员并不怕死,真碰上昏庸无道的皇帝,冰天雪地赤身裸体三百六十度后空翻死谏,估计都得先排队拿号。当然得益于太祖的懒惰,大齐还没出过值得大臣死谏的皇帝——或者换个说法,昏庸的皇帝有,大臣们淡然无视之。

    死都不怕,怕契丹人那就更不可能了。

    大家不爱得罪契丹人,那是顾全大局,怎么能说成丢人呢?又不是恨天宫传人,穿皮靴的干嘛要和赤脚的比狠?陛下毕竟年幼,不懂大家的良苦用心呐。

    不过让人骑脖子上拉屎,还得陪着笑脸说一点不臭,即使心里充满舍小己为国家的悲壮感,这滋味还是不好受。

    所以朝臣们是不屑于做这个礼宾使的。

    一来这是个临时职位,只在朝廷需要接见各国来使时才设立,事后就撤销了。二来,这个职位其实是个虚职,固然在招待外宾时各部必须给予配合,可它根本无权参与朝廷政务。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朝臣们自问都是德高望重的高官,也不愿委屈自己。

    当然朝臣们不稀罕,也是因为他们早就过了需要证明自己能力的阶段。他们不稀罕,不代表急需积攒阅历的各部属官不稀罕。委曲求全算什么,只要能入老大人们的法眼,前途绝对一片光明。

    礼宾使一职,大佬们向来是事先商议好,扔给某个部门属官担任的。

    皇帝推荐小道士,大家原本不愿意,这职务是块鸡肋,好歹也能找出点肉啊。

    可小皇帝的话还是打动了他们:让小道士对付契丹人,听起来似乎也不坏。

    如果小道士软了,丢人他来,大家开开心心把皇帝大婚完成就是。假如小道士不知死活得罪契丹人,出了问题呢,对不起,都是他的责任。

    还不怕小道士立功,因为他根本不算真正的官员,履历再丰富也没什么鸟用。

    侍读确实不算正儿八经的官,否则大臣们非逼着秦行之先还俗不可。道士做实权官,置圣人门生于何地?

    大家都看向中书侍郎文良纯,等这位帝王之下一把手拿主意。

    文良纯心中思忖:“陛下一向懒散不理政务,这次好不容易拿了次主意,倒不好打击他的热情……罢了,就让小道士做一回礼宾使吧。”

    给自己找到足够借口,文良纯开口道:“陛下爱护秦行之,给他锻炼的机会,老臣以为也未尝不可。”

    孙蒙大喜:“文大人答应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