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文风鼎盛-《明末亲军锦衣卫》


    第(2/3)页

    现在的西南财政状况已经大大的改善,以李守一为代表的西南各省,也不甘人后,统一拿出一笔钱来,也在京城里,开办了西南会馆。

    这个会馆一开门,老总督张慎言,毫不犹豫地辞去了所有的官职,做了这个馆的馆长,现在叫山长,亲自开馆授课。

    张慎言的威望在大明的后期如日中天,有他作为山长,一时间西南各省的有志学子,纷纷登门聆听受教。

    而张慎言又开启了一个新的学风,那就是交会通融。因为他的身份在,每日在首善书院,各个会馆访亲拜友,书院和会馆都对他老人家敞开大门。而他又开始邀请这些会馆的馆长大儒,时常的到自己西南风情的会馆,高谈阔论,谈论学问。

    就在他的努力周旋之下,慢慢的形成了一种学风,各家学派不再是敝帚自珍,对其他学派坚决排斥,而是开始慢慢的接受,用来完善自己的学说。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皇帝当然不甘人后啦,于是,他就扩建了在南苑的那个专门研究制造科学的文思院。每一年都源源不断的为大明,培养出杰出的科学人才。

    赵兴当然不能闲着,于是,就在西山脚下,拿出自己的体己钱,开办了一所辉煌的学校,取名新东方技术学校,专门培养厨师,裁缝,维修工。

    虽然被文人们诟病,嗤之为粗鄙,但他对百姓最有力。在略微收取一点微不足道的学费情况下,却为百姓民间培养出了大批的底层实用人才。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各地饭庄的饭菜越来越可口,越来越精致。各个成衣店的服装,越来越精美,越来越新颖。就是那种叫旗袍的东西,现在已经成为了各家府邸后院女眷们的最爱。

    当然在这个时代,这样的服装是不能展露于外的,只能是小夫妻之间,关起房门来自己欣赏,否则那些老夫子的唾沫,就会让他们洗脸。

    局面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大明的京师最多的时候,汇聚十万世界各地士子文人,文风鼎盛,世界没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