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回京述职-《明末亲军锦衣卫》


    第(3/3)页

    崇祯对赵兴开办铸币厂的事,并没有恼怒,因为在他的认知力,铸币是赔钱的,既然你赵兴爱往火坑里跳,正是求之不得呢。

    捏着精美的铜钱,端详了半天,感觉非常满意:“不错,这才是良心钱,可比那些黑心的铸币司的官员强上太多了,只要你的铸币司坚持下去,你的这种铜钱定能通行天下,造福百姓。到时候,朕念你的好。”

    之所以这么宽慰,崇祯是真怕赵兴会因为赔钱而放弃。这孤臣,这冤大头,怎么可以不干走入呢。

    方正化笑着道:“这个铜钱已经和其他铜钱不同了,奴仆认为,可以叫做铜子或者铜板了。”

    赵兴笑着回道:“方公公果然明鉴,下官就是这个叫法,是铜板。”

    崇祯哈哈笑着对方正化道:“晚上,给朕上一百个铜板的鸡蛋。”

    方正化微笑着提醒:“万岁,据御膳房说,鸡蛋又涨价了,已经涨到一千个铜板一个了。”这是善意的提醒。按照这个铜板和白银的对比,那么一个鸡蛋最少是一两二钱银子。

    赵兴并没有因此吃惊,因为有一个典故,生长在深宫中的光绪皇帝,就曾经对他的老师翁同龢抱怨,“现在市场上的鸡蛋实在是太贵了,已经达到了一两银子一枚,朕实在是消费不起了。”当时翁同龢明明知道,市面上的鸡蛋只需要3个铜钱,但他更明白,这宫中上万宫女太监,就指望着这一枚鸡蛋,混个温饱呢,于是就笑着道:“是啊,所以老臣只能在中秋的时候,才舍得吃上这几枚。”这就叫看破不说破。这是厚道也是智慧。

    偷眼看向崇祯,其实小时候经常出宫玩耍的他,何尝不知道这鸡蛋的真正价格,但今天表现的也就是淡淡一笑:“没有关系,赵爱卿给朕带回来了无数的铜板,今天晚上朕就吃上几枚鸡蛋,乐呵乐呵。”

    从这一点上看,刻薄两个字,还没有刻在崇祯的身上。

    方正化就感觉自己多事了,当时有些讪讪,也就不再说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