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小声道:“但我感觉自己好多时候演的不行,俞导演总是让我再来一遍…” “好的演员需要很多很多的条件,有特色的外在形象,有通透的角色理解,有特色的个人性格,有系统的学习知识,还有天赋,机遇,最重要的是各种积累…周讯当奶奶在《风月》剧组待了五个月,专门看張國榮、巩利演戏,《2004》是你的第一部作品,哪有一上来就特顺利的?” “…珊姐也这么跟我说的。” “所以,不要急,拍完自己的戏了,就在剧组带着,看看姜姗他们是怎么表演的,没有什么捷径的,多看多学!” 想了想,沈林补充了一句:“有什么想不通的就跟俞导演说一下,她是很好的演员!” …… 有个问题,为什么韩国回来的几个流量都是先演电影? 难道电影比电视剧简单? 主要是因为电影这种东西,导演的作用很大,演员本身不需要你科班不科班… 电影是讲究入戏的。 短短两个小时,电影更注重的是导演对视听语言的表达,演技可以不拘一格。无论是专业化的演技,还是素人化的演技,只要符合电影当下的语境,就不会显得突兀。 《一个都不能少》的魏敏芝就是这样! 拍电影的时候,导演可以给出一个情景,然后告诉她们如何酝酿情绪,然后让两人在对话中逐渐找感觉。 电视剧不一样,科班出身的演员,是经过大量的训练的,他们对于某个情绪的表达,有一套现成的体系,可以迅速进入观众可以接受的表演程度。 而且切换、转场很快,情感表达很浅,很直接。 可能今天上午还在拍哭戏,下午就要拍欢乐的戏了。 你情绪才酝酿完毕,下午又要笑,这就可能导致情绪抽不出来,笑的像个怨妇。 从这个角度,赵莉影第一部戏就是《2004》,压力当然很大。 …… 沈林在剧组看了几场戏… 还行,至少他没有出戏——对一部青春+怀旧题材的电视剧来说,不让人出戏,已经足够了! 没有直接走,被潜规则了两天,上缴了存储弹药,然后才离开的… 最后一天,俞姐姐真的发了狠,感觉要吃了大林子! 沈林差点求饶。 明显感觉到她有点对大林子动真情了… 也正常,爱美之心是人都有,喜欢中老年油腻男才不正常… 就像你听说富婆养小白脸,没听过富婆包老大爷、中年男人的! 结束《2004》的客串之旅,沈林准备好好歇几天。 糖糖接了《潜伏》+《渗透》… 也不需要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