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绝活?” 李正说道:“人各有所长,万一能够捡到宝贝呢? 就比如河东柳氏一脉就不错。” 李世民盯着李正说道:“你要孔颖达所要的并不是儒家人,你只不过要孔颖达的名声。” 李正不以为然说道:“并不是全是这样,程处默娶了孔颖达的女儿,孔颖达就是程处默的丈人,照顾一下也无妨,再说了孔颖达都多大岁数了,已经六十有余,陛下总不能把人压榨到死吧。” 李世民颔首说道:“朕没有压榨他。” 换了一个坐姿,李正说道:“陛下让孔颖达退休养老,这是君臣和睦,对陛下来说并不是坏事。” 李世民说道:“孔颖达可以离开国子监让他养老,甚至可以让他来泾阳,但朕有一个条件。” 李正摇着扇子说道:“陛下请讲。” 李世民说道:“孔颖达告老之后,可以在泾阳养老,不能担任泾阳书院任何职务,更不能在泾阳书院内教书,对外他只是养老。” 让孔颖达离开国子监告老,并且不能在别的地方教书。 这不就是竞业协议吗? 没想到古人已经会玩这一套了? 李正说道:“这个条件倒是可以达成,我也有个条件,孔颖达告老之后陛下授他老人家一个县公,并且保留国子监祭酒之位,在孔颖达老夫子去世之前这个位置必须一直都是空缺的。” 李世民稍稍点头。 君臣两人一顿早饭后的谈话,就这么将孔颖达晚年养老生活定下了。 到了下午之后,李世民批复了孔颖达的告老奏章,并且让孔颖达来泾阳避暑,封银青光禄大夫、上护军,受封曲阜县公,凌烟阁赐像。 李世民不仅让孔颖达告老,还封了上护军与县公,并且凌烟阁赐像,晚年的孔颖达还可以位列凌烟阁。 朝中一片君臣和睦景象。 孔颖达顺利告老。 李世民也是成人之美,并且也在儒家学子中得到了一片好评。 当天夜里,李泰亲自去接孔颖达来泾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