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孝恭低声说道:“儿啊,从此大唐的官场就要不一样了。” 李崇义低声说道:“我知道,会有更多的新人进入学子,自陛下登基以来,这是第一次科举。” 李孝恭看着场面说道:“以后会有更多人的。” 校场很安静,安静的只有风声,就连今日的长安城都不像往日那般喧嚣了,所有人都不自觉地放低了说话的声音。 李孝恭又说道:“说来也奇怪,这一次科举竟然没有一个是泾阳的学子。” 李崇义也说道:“孩儿听朝中的人说,房玄龄亲自去泾阳问询,得知的结果却是泾阳学子不参加科举。” 说到这里,李崇义又顿了顿说道:“我知道李正的脾性,他不会碰官场,也不会踏足官场的。” 正说着,见李承乾走向这里父子俩非常有默契地闭口不谈。 李孝恭先行礼说道:“见过太子殿下。” 李崇义也跟着行礼说:“太子殿下。” 李承乾走上前,有些尴尬地说道:“朝中没想到这一次参加科举的人会有这么多,朝中本想让这一次科举在长安城进行,碍于人实在是太多了,只好安排在长安城外。” 这一次科举不看出身,不看投卷,所有阶层的人都可以参加,科举的人数自然是多。 李承乾看了一眼李孝恭,“听说倭国太子的胞弟已经到了山东地界了,过几日就会到长安。” 李孝恭躬身说道:“倭国太子苏我信离开之前就让人快马加鞭去倭国传信,想来这些日子就要到了。” “这些日子各国使者来得来,礼部怕是忙坏了。” 李承乾说着话神情倒是没有太严肃。 李孝恭依旧躬着身,“这都是臣等应该做得,没有什么辛苦两字。” 李承乾扶起李孝恭和李崇义,“叔父和崇义不用多礼,都是自家人何必如此疏远。” 自家人三个字,李承乾咬得很重。 见两人站直身,李承乾说道:“这几日孤听说礼部派出了不少官吏,离开长安往辽东方向去了?” 李孝恭点头,心中已经明白了太子的来意,陛下谋划高句丽,朝中不免有人猜测其中端倪。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