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楚国民风彪悍,尚武之风盛行,最底层的人有两种方式改变命运,一为文,二为武。 学文入仕走官途。 这是相当艰难的一条路,普通人家根本负担不起昂贵的费用,在这个时期,学习知识文化,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二便是习武。 普遍来说,就是入伍参军,建立军功获得封赏。 很显然,这样的人很多。 这就导致楚国的军队庞大,并且皆是精锐。 正规军是相当厉害的。 了解了这些信息,也让王康明白,这场仗恐怕并不容易。 六国联盟貌似合离。 而他们的进攻实际上是在侵犯各诸侯国,他们自然会全力应对,两相比较就出现了差距。 齐国派来赵国的督军是八皇子高殷。 高殷跟王康是至交好友,有这一层关系,他跟姜承化的配合也很好,内部不会有问题,关键就是外部,现在他也回去了齐国,要参加六国联盟…… 王康一一看着,分析着有用的情报,一直持续到快要晚上才是结束,有的战情,他甚至都看了不止一遍。 就这样,将这些东西全部记下,并且他还要来了其它各国的攻占区情报等,也进行了详细了解。 事无巨细。 这些东西在六国会谈时都能用的上。 了解的越多也越有发言权,才能让别人重视你。 王康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 这些情报为了防止泄密,并不能带回去,有严格的保密制度。 王康相信一但对楚战情公布出去,这就相当于是给热情的民众泼了一盆冷水。 这是会出问题的。 接下来的几天,王康也没耽搁,每日都来军机处了解。 这样过了几天,凯旋之师终于回京。 平西军,五峰军,风安军,武树军,阳汉军,骁胜军,几大军团都来到了上京城,接受检阅封赏。 实质上,属于朝廷的也只有武树军三支。 这几支军队回京,也掀起了新的高潮,并且举行了盛大的封赏仪式。 不过让人们期待的平西大元帅王康并未露面,让人们不由遗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