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无畏的少数【五】-《边月满西山》


    第(2/3)页

    蓑衣客说道。

    他已看到靖瑶等人的面饼,是按照人数烤制的。

    原本他们有三个人。

    但是现在死了一个。

    所以两张面饼足以。

    黄衣厨娘听后点了点头,便回到了后厨。

    “你为何会在这里当一个烤饼的厨娘?”

    蓑衣客突然问道。

    “我本就是个厨娘。”

    黄衣厨娘听闻此言,脚步却是没有任何停留。

    但却是把后堂的门帘放了下来。

    厅内的众人,却是再也看不见里面。

    “你们认识?”

    靖瑶吃着烤饼问道。

    不得不说,这烤饼着实好吃。

    不但筋道异常,还有一股浓厚的芝麻香气。

    即便是没有任何菜肴相配,也能空口吃的下去。

    “你们不是王域中人吧。”

    蓑衣客喝着酒说道。

    “何以见得?”

    靖瑶微微的眯起了眼睛问道。

    “进来前,我看到这家店后面停着许多家具马匹。想必是你们的。那些家具样式虽然都是最为普通的震北王域风格,但却和你们的气质不符。”

    蓑衣客说道。

    “家具就是家具,还有什么气质一说?”

    靖瑶笑了笑说道。

    “那个碗太小。无论你是用来吃饭还是喝酒,都太小。”

    蓑衣客说道。

    “这店中的碗也不大,我不是照样在用?”

    靖瑶举起手中的碗反驳道。

    “用店里的碗是无奈……只有极为讲究的人才会到哪里都用自己的餐具。不过家却是一个最让人舒心的地方。吃饭也是生活中最关键的事情。在最舒心的地方,做最关键的事情,但却没有合适的器具。这无论如何也是说不通的。”

    蓑衣客说道。

    “你们是什么人?估计也不是震北王域中人吧。”

    靖瑶点了点头。

    他不得不承认这位蓑衣客观察的极为细致,脑子也很活泛。

    “我和你一样,也不是王域中人。”

    蓑衣客抿了一口酒,慢慢的说道。

    靖瑶却是没有相信他这句话。

    不是王域中人,难道还会是草原人?

    “我是坛庭中人。”

    蓑衣人把酒杯中剩下的酒一饮而尽后说道。

    靖瑶倒还没有什么反应。

    只是高仁的脸色却邹然一变。

    “你们是坛庭中人?”

    高仁语气急迫的问道。

    “这天下冒充中都查缉司的人可能不少,但敢于冒充坛庭中人或许还没有。”

    蓑衣客说道。

    靖瑶把目光投向了高仁。

    坛庭两个字对他而言却是极为耳生。

    “坛庭是什么地方?”

    靖瑶出口问道。

    “那是一个在闺房里都不能议论的地方。”

    高仁语气深沉的说道。

    脸上更是少有的严肃。

    坛庭。

    没有人知道它究竟在什么地方。

    不过,一定在五大王域之内。

    这是除了东海之上的云台,漠南的蛮族,西北草原的王庭外唯一能够完全超脱五王的势力。

    常人只觉得坛庭是一个传说。

    可但凡是有所了解的人,却是对此忌讳莫深。

    无论是皇朝以前的各代皇朝,还是如今的五王共治。

    坛庭始终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没有人能够动摇它的存在,但却也并不耀眼夺目。

    不过能够长久的东西,都有理于人,有意于天。

    曾经的一代皇朝。

    皇帝极为迷信。

    梦中总是见到满月流光,仙人御风而来。

    可见每个时期都会有一些特殊的产物。

    但坛庭究竟诞生于什么时期,就连中都查缉司的档案中都无从记载。

    不过每当皇朝更迭之时,就会有坛庭中人行走人间。

    他们那并不干涉世俗,只是忠实的记录天下所发生的一切。

    尤其是在五王共治之前,星剑老人的皇朝终结之后。

    坛庭的名号却是开始流传广布。

    上至门阀大族,下至庶民白丁。

    无人不知,五人不晓。

    有传言说。

    天下之所以会五王共治,没有再起战乱,却都是坛庭的功劳。

    大约在二三十年前,市面上有一本奇书流传甚广。

    叫做《坛庭庭记》。

    里面广泛而系统的描述了整个坛庭的风物以及使命职责。

    真伪虽不可考究,但读来也的确是极有意思。

    不过这书流传于战乱之中,绝迹于大定之时。

    现在却是一本都看不到了。

    民间或许还有藏本。

    但却是谁也不敢拿出来受人瞩目。

    这本书高仁是读过的。

    因为他的师傅就有一本。

    坛庭内的高台鳞次栉比,重叠罗布。

    高台上还都描绘刻画了仙人在云端之上的天宫之中的姿态,以及偶尔下凡,在山野中布武讲道,传授仙法的景象。

    坛庭的最中央,有一座巍峨的仙人塔

    据说要比任何一代皇朝修建的祭天台还要高耸。

    宽广的殿堂就算是现在的中都城也比不上一半的壮丽。

    坛庭虽然避世久远,但却也不是无门可如。

    至少在《坛庭庭记》中说,坛庭在天地四方都有门。

    只不过常人看不见罢了。

    这些描述或许有些神话和夸张的意味。

    但管中窥豹,由此也可以烘托出坛庭的神秘和遥不可及。

    天下之东面有三个门。

    却是按照四季时令来命名的。

    分别叫做春冬夏。

    为何独独没有秋?

    这一点却是在《坛庭庭记》中没有任何说明。

    高仁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想起问问师傅,却又害怕被责怪。

    因为这本书是他当时偷偷翻出来看的。

    不过古人向来都不喜欢秋天。

    或许是因为秋总是能让人生出太多感伤……

    悲伤事已经够多,何苦在要去为了一个季节而劳神呢?

    不过这却是那些酸腐文人的见地。

    他们总是喜欢在秋天,对着萧瑟之风,以及风中落叶而悲慨万分。

    可对于普通老板姓来说,秋却是一年里最重要的季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