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七章 陪太子读书(下 求月票)-《谍海猎影》


    第(1/3)页

    婚礼的事情根本不用方不为操心。

    王世和本就是溪口人,各色礼节一清二楚,况且还有蒋氏族人帮着张罗,根本用不到方不为。

    建丰同志的事情也不多,基本上等着补办婚礼就可以了。

    两人躲在小洋楼,每天除了聊一些趣闻典故,就是看书。

    五月分,建丰同志在杭州见过委员长后,委员长给他列了长长的一串书单,命他在老宅闭门思过,好好洗一洗身上的红色烙印。

    方不为印像比较深的有:《曾文正公家书》《论语》《王阳明全集》《近思录》《孙文学说》……

    不止让建丰同志读完就完了。

    委员长要求建丰同志定期给他写信,详细阐述观后感。

    看到这些书目,就连方不为都有些头皮发麻。

    这可不是前世,上网一抄就完了,要什么样的思想都有。

    就算建丰同志有地方抄,方不为估计抄了也没用。

    委员长要的不是标准答案。

    如果不符合委员长的预期,说不定建丰同志得一直读下去。

    由此可见,委员长对建丰同志的期许还是比较高的,毕竟是他唯一的儿子。

    方不为不想跟着王世和去应付蒋氏亲族,索性陪着建丰同志一起读书。

    但他对深研儒家思想也没什么兴趣,《王阴阳全集》之类的书,给他他也看不懂,方不为便挑一些《儒林外史》,《一拍》《二拍》之类的小说看一看。

    两人都是刻意结交,关系一日比一日深,已能算的上是关系比较好的朋友了。

    暗暗留意之下,方不为发现,自己之前的判断还真没有错。

    建丰同志的思想,不是一般的激进。

    读到一些类似“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句子时,恨不得把书撕着吃了的样子。

    除此外,对眼前的事物,大都看不惯。

    看不惯政府,看不惯时局,看不惯身边的人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也看不惯委员长和他母亲给他安排的这场这场旧礼繁俗。

    所他向边的一切相比,建丰同志都显的格格不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