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且纸质和纹路都与写有暗码的那张纸条一模一样。 方不为细细一瞅,这半张纸上面还有一些字迹的印痕,好像有数字,还有几个汉字和日文。 是不是这一张? 这些印痕,是不是黄浚编译密码时拓下来的? 既便是齐振江,温玉庆这样的专业人员,编译电码的时候,都难免会有错漏,更何况是黄浚? 黄浚编译的时候,难免会出现错误,也肯定会有涂改,不可能一次就会编译好。 最稳妥的办法,自然是在原稿上修改好之后,再在新纸上抄写一遍。 方不为估计,这半张上被裁掉的那一部分,应该就是黄浚抄写好密码之后,交给本人的那张纸条。 而方不为现在看到的印痕,十之仈jiǔ就是黄浚编译情报时,抄译及涂改时留下来的。 猜的对不对,一比对就知道了。 方不为飞快的奔向了办公桌,把这半张纸小心翼翼的铺到了桌面上。 然后他拿起了一根铅笔,飞快的用匕首刮着笔芯上的碳粉。 刮完之后,他又用匕首的平面把碳粉碾的更细了一些,然后用匕首铲了起来,均匀的撒到了那半张纸上。 方不为小心翼翼的端着那半张纸来到了窗前,轻轻的吹了一口气。 大部分的碳粉都被吹走,只留下了少许。 借着阳光,方不为看到了留有碳粉的那几个印痕上面,出现了几组数字。 而且是一组一组的分开的。 有的两位数,有的三位数,最多的则是六位数。 有几组数字下面,竟然还标注着汉字和日文,八成就是这几组暗码所代表的释义。 方不为越看越激动。 他把这半张纸上放在桌子上,又抄起笔在一张空白的纸上写了起来。 他写的黄浚交给日本人的那张纸条上的暗码。 虽然脑子里记的清清楚楚,但还是拿在手上对比,才能更直观。 没用两分钟,方不为便将一百多个数字写了下来,他又拿起抹过碳粉的那半张纸,一手一张,仔细的比对起来。 “19……2614……325766……”方不为默念了一遍,在一百多个数字中查找着。 找到了! 有印痕的这几组数字果然存在,而且在纸条上相邻的位置很近。 没错了,这半张纸上面的印痕,就是密码。 还有那几个汉字和日文。 最清淅的是一个日文单词,对照的是“2614”这一组数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