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新来的知府-《大宋很野蛮》
第(2/3)页
福建和两浙路作为大宋最繁华富庶的地区,一直都是朝廷税收的主要征收地,今年的商税和田税又增加了不少,但在官府强大的压力下,在征税官员和里正乡老的各种威胁劝说下,加上底子比较好,庆元府的田税征收的还算比较顺利,基本没有出什么岔子。
而在茅湾村更是征收的顺利,眼下几乎家家户户都不是靠这几亩地维持生计,而且今年风调雨顺也是一个丰收年,里正来说过一次之后,村正杨三爷也在全村通告,很快田税就全部交齐,速度快的让镇上的税吏都感到惊讶,报告给县衙之后,县令崔志寿还还当做自己治下有方的政绩报告了新来的知府赵葵。
而赵葵在询问几句得知是发明脱粒机和正在修小龙湾海港的茅湾村后,专门安排官员来茅湾村表扬了村正杨安平,还赏了他十两银子,只把杨安平幸福的差点儿就嗝屁了。
赵葵这个人赵颀虽然不熟,但也不算毫无了解,主要是这个人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抗金抗蒙都非常积极,算是南宋末年少有的军事统帅,而且年纪比吴潜还大,眼下至少都有七十岁了。
虽然赵葵是武将,也没考中过进士,但这个人学识渊博治军有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儒将,而且诗词和书画都非常厉害,不过端平入洛失败之后,赵葵和全子才作为领军的主帅都背了黑锅,赵葵被弹劾降官,不过很快又被宋理宗启用,甚至还想让他当宰相兼枢密使掌控朝廷军政大权,但被赵葵四次拒绝了,因为他不是进士出身,朝廷很多人不满意,作为一个武将自然脾气也很大,懒得受满朝文官的窝囊气,根本就不接诏书。
而若是喜欢宋朝演义故事的人可能对赵葵更加熟悉一些,大名鼎鼎的红袄军起义就是被赵葵镇压的,因此赵葵也被民间描述为一个南宋朝廷的帮凶和大坏蛋,而在红袄军中还有一个传奇女子,那便是红袄军首领李全的妻子杨妙真,长的面若桃花身姿若柳,一套梨花枪更是无人能敌,曾经在抗金的战场上将金军杀的屁滚尿流。
赵葵眼下的身份和地位,比之吴潜更加强大,不光领有宁远军节度使的身份,还有魏国公和少保两道封爵,而三公三少三师这种头衔,非大功不可得,而且还得皇帝喜欢才行,由此可见赵葵在皇帝赵昀心中的地位,可以说就是当朝柱国一般的存在。
吴潜离开,朝廷随即就派来一个更牛逼的人物,由此也可以看出庆元府在朝廷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其实在南宋末年,朝廷的抗战派还是不少,吴潜、赵葵、程元凤、江万里、叶梦鼎都是坚决的主战派,而这些人都是出将入相的人物。
因此宋理宗虽然看起来老迈昏庸,但实际上在用人上并没有太大问题,挑选的丞相将帅都还是非常可靠正直之辈,但奈何宋朝的官员制度缺点太明显,朝堂争斗太厉害,若是一味的正直,完全讨不了好,一旦被人弹劾就要接受调查,再有一些人推波助澜之下,丞相位置还坐不热乎就会被赶下台,只有丁大全贾似道这些比较奸猾的人才能混的如鱼得水。
赵葵知庆元府的消息早在吴潜离开后不到十天便已经在杨公镇传开,报纸上也已经登载了京师朝堂传出的消息。
不过赵颀也没打算再去凑热闹刷个脸,因为眼下小龙湾海港已经走上正轨,他已经不需要另外寻一个靠山了。
眼下吴潜在他的蛊惑下已经把自己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鄂州上任去了,有他提前叮嘱提示,作为一个老谋深算的一品大员,赵颀相信吴潜能够做出足够的准备。
而且和吴潜知鄂州的消息一并传出来的,朝廷还有另外一条不起眼的命令,那就是调任濠州知州李庭芝知黄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