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该走了-《行走的神明》


    第(2/3)页

    “哦?桑夏那丫头还有这番造诣!难得。”阿妖吃吃一笑微微有些惊叹。

    浸闭上眼,沉默不语。音律不通,曲调不明,听不懂便也就不去搭理这等风花雪月的玩意,只埋头手下不断渗出灵力探向阿妖。

    乔子夜在梦里咯咯笑出声,睡得酣甜极了。

    这个梦,多美啊。梦里的素儿就像个最乖巧的女孩,从来不打他,他说什么便是什么。在梦里,他还亲了她的脸,攥着一双柔荑轻轻地揉着,好温暖啊!

    扶苏无声来到子夜房中,将他锁于深柜中的‘号钟’取出,又再悄无声息来到画室顶上。盘腿坐于玻璃顶棚上,将琴置于双腿膝上,竟是四平八稳。

    笛声未落,琴声和起。

    笛是扶苏用林地紫莹竹自制的,琴是上古之物。

    笛声清亮,琴音悠古,一笛一琴,融合得令曲调更美妙难以言喻。

    很自然地,从歌手吟唱的相思曲调转到她曾吹奏过的古曲中。

    扶苏听过两次便记下了,此时附来,恰到好处。雨丝未有停歇之意,扶苏全身萦于白光之中。

    ‘号钟’是子夜的心头肉,若让它淋了雨水,不光对不起琴还对不起他。

    桑夏却毫不在意地曝露在雨丝中,湿了长发漉了衣,身旁的布风鸟闻琴音翩然飞起‘呦呜’一声清亮传遍山林。

    师暄暄偎在骆宾怀里,仰头之时正对上他温柔的目光,千言万语尽在彼此心间。

    她微微一笑又埋头入怀…

    归吾与贺兰挂在树上看着山腰处一对琴笛合鸣的璧人,贺兰满脸羡慕之情,归吾则一如慈父般笑着拍了拍女儿的手。

    “啊!”倚在床畔的阿妖伸手挥了挥,浸收回灵力淡然‘看’向她,就算看不到她真实的眼睛,也能从侧着头的模样看出疑问。

    阿妖笑了笑,“我没事。别担心。只是很久没听扶苏抚琴了。那时候,我刚来人世,就遇上了他。

    他总说自己不擅音律,此时听来确实如此啊,这琴音倒是浑厚天然,不知是什么宝物。”

    “你喜欢?!”浸吐着白气问道。

    阿妖急忙摇头,“我只是说那琴音很不错,你可别打主意,子夜是最爱这些器物的。若丢了,估计能哭死了去。”

    浸又再歪着头听了会儿曲调,摇头表示自己完全听不出什么好赖来。

    阿妖喃喃地说着“那时啊,子夜每每空来便会抚琴给我听,他的广陵散如果配上这琴音该是绝配了…”

    阿妖一脸的回忆,过往的岁月总是好过眼前。

    至少,对于进退维谷身陷两难的人来说,正是如此。

    …风儿吹,雨儿落。没有不散的筵席,总有落幕时。

    吹笛之人与抚琴之人在暗夜的屋顶上,对望一眼,双双飞落。

    明堂各院侧耳倾听的听客们纷纷收回心神,回房的回房,接着入梦或满腹心事…

    不发一言,没有一句说话。

    扶苏放回‘号钟’后,便听到花洒的声音响起。

    次日凌晨,天光未亮。

    尘世仍笼罩于青灰色中,下了一整夜的雨,值此时将将淅淅沥沥进入尾声。

    草地上亮着一盏矮矮的庭院地灯,桑夏独自坐在后院的秋千架上,雨水已经擦干了,连布风身上沾了一夜的露水也被她用棉布细细拂去。

    她这样挂着在秋千上已经快一个小时,脑袋靠在一旁粗壮的绳索上,若不是眨动的两眼,别人看了还以为这是一具像极了本尊的蜡像。

    看看头顶偶尔还有几颗顽强雨滴落下的青空,不知在想些什么。她从口袋里取出手机看了看,五点三十分,时间差不多了。再晚一些,或许素儿就回来了。

    夜游者真是随心所欲,无法则约束也无人管控,想何时巡夜、何时收工,一切全凭自觉。这差事,倒还挺好的。

    她心里想了些有的没有,蹲在秋千架旁的布风睁开鸟眼冲桑夏‘呦呜’唤了一声。

    “馒头冷了,不好吃。你先回林地吧,如果我还能回来,再来找你玩儿,好吗?”她摸着布风鸟的脑袋,笑笑说道。

    ‘呦呜’布风鸟焦急地围着桑夏转了一圈。

    “不行,不能带你去,那里很危险。他说了,你是林地的精灵鸟不属于这儿。”

    ‘呦呜、呦呜’布风鸟用喙不停敲着桑夏挂在秋千架旁的手。

    “乖,你听话。只要我回来,一定带你去吃更好吃的馒头。”

    ‘呦呜、呦呜’

    “不听话,我生气了。”桑夏佯装生气地抬起头,睨眼扫了那呆鸟一眼。

    ‘呦呜、呦呜’

    “什么?你能保护我?!得了吧,瞧你这副样子光吃不长个,还保护我。呵呵”

    ‘呦呜呦呜’、‘呦呜呦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