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山河表里潼关路(二)-《北齐帝业》


    第(2/3)页

    独孤永业隐隐预料到接下里会面临何等艰难的处境,却也咬着牙保证不会让周军一兵一卒从他眼皮底下跨过。杨坚、赵仲卿等人率着军队出其不意出现在华州城下,却见华州城门紧闭,急攻不得,因此在城下喊话:“大周天兵至矣,永业何不早降?”

    独孤永业毫不示弱,反讥相讽道:“同样的话我也劝你们一句,华阴尚有我大齐数万雄兵枕戈以待,你们若是不想死,趁早归降!”

    杨坚下令攻城,但齐军早有准备,前头周军仓促之下未能准备好,结果被齐军几轮攒射杀的败退下来。

    赵仲卿眼见独孤永业有恃无恐,不想在华州白白浪费精力,便劝说杨坚先令大军沿着洛水向东南方向转进,屯驻许原。

    一来牵制坐镇华阴的段韶,二来可以孤立华州,成为埋在齐军转进腹地的一枚钉子,也好好恶心一下段韶。

    段韶闻讯只是轻轻一笑,赞了一声后生可畏,然后就没有下文了,麾下诸将纷纷请战,段韶只是不许:

    “吾观周军军容,杨坚、赵仲卿恐非易与之辈,他们目前士气正高,也很团结,驻扎在许原如果据守不出将会很难对付,若胜没有多大意思,若被他算计,战败,弘农恐怕会保不住,我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必得要寻到万全之策才行。

    “周主宇文邕现在不顾一切,悬师渡河,只要我们依旧把着大后方,就依旧掌握着地利优势,而且周国这次准备并不充分,周主宇文邕大略尚可,谋划却粗浅,容易冲动,这次渡河而战,完全就是在意气用事,正是我军一举打败周国的好机会!

    “反观我军,虽然兵众不及周军那么多,但兵力集中,如果我们能以华州牵制住周军,专心防护华阴、风陵渡,便可保障大军后方,战局一有变化,便可兵出洛水,锁死周军退路,前后夹击歼灭周国全部主力,正好立于不败之地。”

    众人皆为段韶的老谋深算所叹服,接下来任凭窦毅、于仲文南下、任凭杨坚、赵仲卿如何挑衅下战书,段韶也只是不予理会,齐军各营盘稳如老狗,而周军却吃不住劲了。

    赵仲卿敏锐察觉到段韶布局的险恶所在,但一时却破解不得,于是上疏陈述此战的危险之处,将齐人的谋划大致点明,希望皇帝不要过于冒进,先安心眼下,将弘农等地先扫平再说。

    但宇文邕却半信半疑,周军前锋部队刚刚大胜几场,窦毅、于仲文、侯莫陈琼等人趋兵长逐,居然一路所向披靡,轻松夺取了风翼原上的大片齐军营寨,据报:“我军气势如虹,齐军莫敢抵挡,皆弃营而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