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卫缭入秦(求订阅)-《始皇帝》
            
            
            
                
    第(2/3)页
      “昔日,荀子曾经与赵王论兵,兼并灭国容易,可想要消化坚凝却是困难至极。齐国能灭宋国,而不能消化,最后被魏国夺走;燕国能灭齐国,而不能消化,最后被田单夺走;韩国的上党,不能被赵国消化,于是被秦国夺走。秦灭六国不难,可若是不能消化,又是会被夺走?”
      信陵君发出了灵魂质问。
      卫缭思索道:“秦灭六国不难,可若是不能消化,又是会被夺走……应当是被吕不韦夺走。”
      信陵君道:“是呀,仲父之名太大,田氏代齐,三家分晋,距离而今还不算太远!可现在秦王政,雄才大略,普及义务教育,不仅是为了兼融六国,更是为了对抗吕不韦。吕不韦,还能吕氏代秦吗?”
      卫缭沉默了。
      权力的本质,在于平衡。
      即便吕不韦忠心耿耿,可一旦权力太大,失去制约,还是会威胁秦王政。
      很多时刻,明知道某人忠心耿耿,也要相应的制约。
      而在义务教育上,吕不韦并未插手,反而其门客王绾在插手负责这件事情。
      王绾,也只是印书司司长,只是一个六百石的官,可谓不足为道,可依着眼前的局势发展下去,却是会成为巨头一般的存在,会成为秦国重要大臣。
      到了那时,王绾将分割吕不韦的权力,将站在吕不韦的对立面,从而制约吕不韦。
      即便,吕不韦知道王绾权力会壮大,会分割自身权力,未来甚至可能取代自己,成为右丞相,可还是默认着。
      这是权力的潜规则。
      信陵君道:“子缭,你虽然是商人,可才学渊博,你打算继续当商人吗?商人赚钱再多,也不如王侯,不如入秦国吗?吕不韦是商人,成为秦国丞相,伱为何不可!”
      卫缭立刻上前道:“我岂能舍弃君上而去!”
      信陵君道:“我已经老了,老而无用,无法庇护你什么。你还是入秦国吧,秦国是最强大的国家,不到秦国为官,难道去其他几个国家为官。难道要等到秦灭六国,成为俘虏不成?”
      卫缭上前拜见,叩谢信陵君后,直接离去。
      信陵君叹息道,心中颇为感伤。
      卫缭早有入秦之心,如今正好成全他。
      ……
      离开信陵君的府邸,卫缭松了一口气。
      很久的时刻,他经商为生,又是一边读书,才学越发的渊博,同时在观察着秦国。
      危邦不入。
      秦国,就是危险的国度。
      那是虎狼之国,随时可能出现意外。
      只是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很多时刻,明知道危险也要前往。
      信陵君的身体不好,坚持不了多久了。
      况且吕不韦可以,我为什么不校
      思索着这些,卫缭卖掉一半的店铺,换成爱金,一部分交给弟弟照料,带着几个仆从,前往秦国而去。
      要道秦国谋取富贵。
      在洛阳城得到游士文牒之后,船只逆流而上,到了函谷关,检验完毕后,再次前进。
      几后,到了咸阳城。
      若是普通的士人,想要在秦国当官,首先要投靠某个权贵,在这个过程当中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可能被这个权贵看重,成为顶级门客,从而当官;或者是权贵直接推荐给秦王,见到秦王。
      在秦王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展现自己的治国才略,最后得到秦王认可。
      商君,张仪、范雎等人,就是走着这条路子。
      缺点是周期长,还存在各种意外。
      可卫缭不是普通的士人,而是顶级商人,手中有钱财。
      直接进献一千爱金,面见阳泉君。
      大殿中,阳泉召见卫缭,开口问道:“子缭远道而来,所谓何事?”
      卫缭直接开口道:“昔日吕不韦拜见君上,直接向君上献出一千金,求见华阳太后,立先王为嗣子。等到先王成为秦王的时刻,华阳太后,君上,吕不韦等,皆是因此而富贵。”
      “我从远方而来,拜见君上,欲为吕不韦第二!”
      阳泉君笑道:“子缭,有何等才华,可比肩文信侯第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