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六节 夹生饭-《我要做门阀》
            
            
            
                
    第(2/3)页
    匈奴人哪来的资本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他们大军汇聚天山北麓脚下狭小的尉犁、危须之土。
    他们缺衣少粮,他们的军队战力不强。
    汉军甚至不需要进攻,只需要拖住他们,不让他们跑。
    大雪一来,饥寒交迫的军队就会在压力下崩溃。
    然后汉军可以向赶鸭子一样,追着他们满世界跑。
    所以,匈奴人聚集大军,只有一个选择——主动进攻!
    但问题是……
    主动进攻的匈奴军队,在野战上能是汉军对手?
    他们挡得住,已经打出了自信,磨合完毕的全新骑兵?
    “李少卿是疯了吗?”只有李哆冷静的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他可不像无知之人!”
    “臣怀疑,其中有诈!”
    “自然有诈!”李广利道:“当初漠北决战之时,匈奴人战略,诸君可都还有印象?”
    “臣等自是熟知!”众人纷纷说道:“简直堪称古往今来,一切计谋、战略之大集合!”
    托那位张鹰扬所制沙盘的福,在沙盘流行后,其当初在上官桀晚宴上所复盘的诸多战局,也开始流入河西。
    经典的亥下之战、平城之围、漠北决战的复盘,更是有着文字手抄记录。
    于是,现在河西诸将,校尉以上,都知道了当初匈奴人在漠北决战前的那些骚操作。
    为了调动汉军,为了创造战机。
    当时的匈奴君臣,真可谓殚精竭虑,用心良苦。
    采取了包括声东击西、避实就虚、添兵减灶、用间、反间等无数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战略部署。
    事实上,他们也成功了。
    汉军最能打,最强悍,最精锐的霍去病大军,被他们成功的引开,去了漠南。
    而缺少骑兵,带着一帮步军,只作为辅助的卫青大军,则被他们成功的诱导到了他们所预设的战场。
    于是,匈奴人信心满满,秣兵历马,倾举国之兵而来。
    在当时的尹稚斜与赵信的谋算中,那一战,乃是复刻田忌赛马的完美一战。
    用自己的下等马,换掉汉朝的上等马,再用自己的上等马去打汉朝的下等马。
    他们想怎么都能赢吧?
    结果……
    两路都被打穿!
    特别是在右翼,卫青大军在不利局面下,完成了大翻盘。
    单于主力尽丧,夹着尾巴,逃入燕然山。
    李广利想着这些,呵呵的笑了起来:“吾曾听说,张子重曾与人言: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虚无!”
    “如今,我军兵强马壮,甲械精良,士气高涨,且兵力远胜匈奴!”
    “我军主力,十万有余,能战之精骑四万有余!”
    “而匈奴方面,刨除西域诸国仆从,其本部不过三四万,别部两万!”
    “十万打六万,怎么打都赢了!”
    …………………………………………
    “汉军主力至少十万,骑兵至少四万,可能五万!”李陵站在渠犁城头,望着远方:“而我军能战之士,至多五万,骑兵不过四万,即使算上西域诸国之兵,总兵力也不过八万……”
    “八万打十万,且兵甲皆不占优……”
    “这是一锅夹生饭啊!”
    “里面可能还有沙子、石头……一个不小心就要磕掉牙!”
    “但再硬再生,也得硬着头皮啃掉它!”
    他转身看向在一侧的先贤惮,躬身道:“屠奢以为呢?”
    先贤惮昂着头,望着灰蒙蒙的天空,道:“坚昆王说的对!”
    “再硬也得啃下去!”
    对他而言,这一战关乎命运、成败。
    赢了甚至哪怕付出惨痛代价后逼退汉军,也是一场辉煌的胜利。
    以一部之力,而却汉军主力。
    这是什么?
    这是奇迹!
    过去三十余年来,从未有过的传奇故事。
    一战就可以底定江山、地位。
    只是,先贤惮依然忐忑不安,他担忧着问道:“坚昆王真的笃定,李广利一定会全力来攻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