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九节 决战轮台(6)-《我要做门阀》
            
            
            
                
    第(1/3)页
    在张越与天子对奏后的第二天。
    太常卿商丘成便奉诏将张越部下的大将,召到长安城内的太庙。
    并在太庙内,由御史大夫暴胜之主持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封爵仪式。
    续相如,以城父候长水校尉,随鹰扬出塞,先登祷余山,得匈奴右贤王大纛,捕其王、王后、王子、贵种百余人。候安邑,两千七百户。
    司马玄,以护乌恒都尉领乌恒将军,从鹰扬出塞,先将兵至鶄泽,逼降匈奴姑衍王,随鹰扬禅姑衍、封狼居胥山,得匈奴大纛十余面,候武都,三千一百户。
    辛武灵,以飞狐军将军,从鹰扬令出塞,率军先渡弓卢水,涉难侯山,战于河曲,先破敌阵。候平襄两千五百户。
    王平,以长水长史,随鹰扬出塞,为鹰扬先锋,先登祷余山,得匈奴右贤王,候乐平,一千户。
    …………………………
    不过一个时辰,便有七人获封列侯,二十三人获封关内侯,其余封君名单,足足两百多人。
    但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义从功臣,随即公布。
    匈奴姑衍王虚衍鞮,从鹰杨将军,北击匈奴,得龙城,逐母阏氏,候龙城,九千九百户!
    姑衍王左大将须卜糜,以姑衍王大将义从鹰杨将军,击匈奴祷余山,候平城,两千一百户。
    这两个列侯封赏一公布,整个长安瞬间沸腾。
    因为傻子都知道,虚衍鞮的龙城候,只是一个幌子。
    那所谓的九千九百户食邑,更只是一个虚名,一个铺垫而已。
    接下来,大汉天子,恐怕就要正式册封其为匈奴单于,并接受后者的朝拜与臣服。
    匈奴单于,大汉的匈奴单于?!
    在这场自平城之前就开始,延绵到今天,超过了一百五十年的漫长汉匈战争中。
    第一次,汉家有了一个臣服于自己,并承认为汉臣子的匈奴单于——哪怕这位单于,其实除了汉室与他的部下外,不会得到任何匈奴人的承认。
    然而,这依然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更是帝国的一个伟大胜利!
    以至于,当暴胜之宣读完诏书,虚衍鞮受命叩首后。
    所有在太庙的观礼贵族、大臣,全部沸腾了起来。
    旋即整个长安,就爆炸了。
    再没有人去关心其他事情了。
    就连一直以来被河西有警而紧张起来的人,现在也都没有空去想河西的事情了。
    每一个人,都陷入了歇斯底里般的狂欢中。
    匈奴单于啊!
    这可是匈奴单于!
    大汉的匈奴单于!
    于是,鹰杨将军系,在封爵上,实现了自己几乎全部的目标的消息,被淹没在这颗巨大的炸弹的余波里。
    而且,这颗boom,持续爆炸!
    第二天,新鲜出炉的龙城候就在张越的带领下,来到了建章宫中,朝拜天子。
    天子龙颜大悦,命人赐龙城候太史令司马迁所著的《匈奴本传》一书,亲授其宝剑、甲胄,赐金印银绶。
    而在张越的‘谆谆教导’下,龙城候当场便感激涕零,哭着将其亲笔所书的《表奏》上呈天子。
    其文曰:臣本卑鄙,苟且于漠北,不闻王化之大义,不知君恩之深浅,赖陛下不弃,授臣以仁义之书,言以道德之业,叙以君臣之义,授之以祖宗之业,使臣知,臣本夏后氏之苗裔,淳维之后也……臣闻之,诗云:夷狄是膺!今匈奴上下,不习仁义之道,不知君恩之重,不明道德之业,臣惶恐,愿为陛下,逐此胡风,城彼龙城,教夷狄习中国之道!
    天子得书,自是开怀不已,慰勉龙城候,赐黄金千金,命少府以诸侯王之待遇,为龙城候起宅邸,制其袍服。
    隔日,少府奉上所制袍服。
    天子于是下诏,命龙城候入宫,天子亲衣龙城候衣,戴其冠。
    龙城候于是感恩不尽,哭的稀里哗啦,跪下来抱着天子大腿,哭着说道:“臣自幼无父,不知父爱,今蒙陛下不弃,待臣如子,臣斗胆,请尊陛下为父,为臣大人!”
    天子悯其不幸,赐姓刘,改名刘忠,赐表字敬信。
    于是,有司建言:陛下悯龙城候,赐姓刘,臣昧死以言,龙城候者,旧匈奴姑衍王,匈奴且鞮侯单于亲子也!臣窃闻,漠北有曰:匈奴单于狐鹿姑为其国中乱臣所挟,已失其国!兴灭国,继绝世,此先王之所以昌盛也!今匈奴失其主,而龙城候,匈奴王子,陛下之臣,臣窃昧死以请,请陛下封其单于之位,以安匈奴上下之心,而结两国长久之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