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想到杜仲先前为自己出头受到牵连,段明伟决定去看看他,晚上请他吃个饭。 辗转着找到坐在某间病房门口的杜仲,段明伟脸上的笑容微微收敛,默默地走过去坐在了同一条椅子上,与杜仲相隔一个身位。 “是......因为......” 看上去像是失恋,也像是遇到了别的事,段明伟不敢妄下推论,话一出口又觉得也不该多问。 杜仲用手掌从上到下地抹了一把脸,摇摇头: “我没事,就是心情不太好。” 既然这么说,那就是不好拿来跟段明伟分享的内容了,段明伟识趣地没再继续追问, 感觉到了段明伟的体贴,杜仲便自己转移了话题,问了问段明伟实习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感想,知道他接下来要去轮转的几个科室后,还耐心提点了他一些需要注意的人事关系。 两人同校,虽然不同届,但在学校里时也算是相熟,如今段明伟的经历也是杜仲走过的路,加上二人年龄相仿观点也差不多,这一聊起来十分尽兴,果然就冲淡了不少杜仲的坏心情。 聊着聊着,就难免会聊到他们在医院里见到的众生相,医生、护士、病人和健康的人,这简单的四点就编织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网,与人类这一群体有关的所有词汇都能在这张网里找到。 对此,杜仲正在渐渐习惯,而段明伟还习惯不了。 他倒也不是厌恶人心丑陋自私,只是尚不习惯生离死别和那些围绕着死亡展开的抒情环节。 对一个正处于缤纷年华的年轻人来说,这些陡然爆发又绵延不绝的情绪实在是太过浓烈,还有着让人无法抗拒的传染性,让他一度怀疑自己的共情能力是不是太过于优秀。 杜仲说,是他看得太多,也看得太少。 段明伟却觉得,是他能做到的事太少。 “尽人事听天命,我们只能尽力创造孕育奇迹的温床,而无法创造奇迹本身。”杜仲劝道。 “不一定,”段明伟的回答细若蚊蝇,“对我来说,不一定......” “医生!医生呢!快来看看我爷爷,医生!” 走廊的另一端,一间病房里传来个年轻男子的呼喊。 很快,护士和医生从另一间屋子里脚步匆匆地赶去,杜仲和段明伟也遵循着本能跟了过去。 病房里,床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人,床边是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焦急地团团转,眼眶微红手指发抖。 对这位混身上下插满了管子的老人来说,他的病情只用四个字就能形容:油尽灯枯。 杜仲和段明伟很快就从门边退了出去。 段明伟两个星期前轮转过这个科室,还记得这位老人没有老伴,但儿女双全,孙子孙女也孝顺,尤其是这位大孙子,隔三差五就来医院探望,带点水果,带点鲜花,还会陪口齿不清的老人聊天解闷。 只不过今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