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御田胭脂米(下)-《美食掌厨人》


    第(2/3)页

    他是有真实依据的,在北河省的丰南县城本地史书《丰南县志》中,上面有明确记载:胭脂稻已于上世纪70年代初,在XX动荡时期,就完全绝迹断种了。

    世间再无纯种的胭脂稻谷。

    现在市面上卖的胭脂米品种,比如名气很大的康熙胭脂米和玉田胭脂米,都不是真正的御田胭脂米,都是和其他稻谷,杂交选种培育而成的。

    所以人民大会堂领导特供都是选用‘北响水’的响水大米,没有用杂交而成的胭脂稻米。

    面对白小白的困惑,系统电子音很快就响起道:

    【如宿主所说,真正的御田胭脂米在华夏国确实绝迹绝种了,不过系统提供的就是真正的御田胭脂米。】

    白小白听到这段电子音,心里猜想这稻米的来源,以及系统是如何获得的。

    系统像是读懂了白小白的心思,即可开始现字答疑,把这一次的供应米,做了个彻底的介绍:

    供应米饭:系统采用最顶级的御田胭脂米烹制。

    这种稻米品种,株高早熟,穗红有芒,似红高粱,脱去薄如蝉翼的稻壳后,色泽如胭脂,拥有沁人心脾的米香。早在神农尝百草时期就已存在,不过一直都是以野生形式存在。

    直到在几千多年后的北宋宋神宗时期,才被发掘,开始正式人工种植。

    这种稻种很娇气,对于环境的要求极高。

    首先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必须达到36000个/立方厘米以上。

    其次,土壤必须含有丰富的腐殖质,不能含有汞、铅、镉重金属。

    浇灌的水中不能含有富养磷元素,各有有机无机化学混合物质,如果天落酸雨,则颗粒无收。

    此外,该稻谷还受气温、降水量、日照时间等等的影响。

    任何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地区,即便种植了这种稻谷也无法结穗。

    在新华夏国成立后,随着各种工业化发展,各种污染也累积到了农村。

    因此,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御田胭脂稻产量越来越低,后来无法正常抽穗结稻,连科学手段也无法拯救,最终灭绝殆尽。

    而系统自有地区,拥有特殊环境的良田,有利于御田胭脂稻的生长。

    这种稻米在收割后,经过打谷、晒干、脱壳后,再经过系统层层筛选,粒粒精选,去除碎米,得到最顶级的御田胭脂米。

    用这种米煮出来的米饭,色泽红亮,香飘万家,口感细腻软弹,回味无穷。尤其富含各种氨基酸,蛋白质、矿物质,是调和五脏,补气养血的绝佳米。

    白小白看完系统现字后,惊叹系统高逼格的同时,心里又有另外一个疑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