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提前得知消息,知道对方不大高兴,但也不大理解。 “我建议你们去北荒实地考察一下,因为刚才你们说的很多条件都不成立,比如交通周边环境生活条件。” “这是双赢的事儿,学院方可以好好考虑一下。” 顾明棠也将自己这边的优惠条件一一陈列出来,每个人面前都发了一叠文件,希望他们看了之后再发表意见。 这和顾明棠最初预料的有点不大一样。 但她也没放在心上。 本来这就是一个计划,此路不通还有别的路。 可能他们的顾虑还是有道理的。 会议连开了两天。 农业学院的从上到下都不同意,他们更希望这笔资金用来扩大他们的学校。 多建几栋教学大楼,多建宿舍,提高师资力量。 这个想法也不能说是错误的,尤其是现在很多人觉得费劲巴力劳民伤财将分校建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简直是在开大玩笑。 就算解释清楚了,条件摆上了,也知道渠临现在变成市了,那也改变不了他们心里的想法。 再说了,如果真的建分校,主校的人,必定要分一部分过去。 到时候谁会去呢? 老师都不愿去,就别说学生了。 为什么京城的大学各个含金量都那么高? 哪怕有的还不如他们呢,可是却依然高高在上,还不就是因为占了一个好地方吗? 这历来都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得这学校建分校,不去好城市,而是跑去一个偏僻山村。 所以这个就真僵住了,现在开发区还是建设之中,带他们实际考察也没有说服意义。 顾明棠不再纠缠,带着人就回来了,也没去省里汇报工作。 这个讲究一个双方自愿,到时候让周县给省里汇报一下就行。 在路上的时候,顾明棠脑子里转了一圈又一圈。 在她的印象中,有几所大学就是八十年代初期成立的。 而且后续很出名,在成立之初,得到了很多支持。 依托着兵团完全可以重新打造一个大学,这个就没有农业学院什么事了。 顾明棠回去之后先找秦风,问他想不想和回来的这些人一起参加一场特殊的考试,就是单独给他们考试,能考到哪里就给你最后鉴定到什么学历。 这个由国家统一发放一辈子有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