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还是那一套大道理,说什么苏护忤旨,本该勘问,但是他的罪过是因为陛下要选侍其女,苏护不从而致,如果这样的事情传遍了天下,天下人都会说陛下轻贤重色,阻塞言路...如果能够赦免他的罪行,放他归国,让他感念陛下的不杀之恩,自然就会把女儿进献入宫闱来侍奉陛下。 如此一来,陛下抱得美人归,天下庶民得知,也会得知陛下的宽仁大度,纳谏容流。 抛开费仲尤浑的真实动机不谈,此言别说是书中的“纣王”,就是现在神志清明的纣王,听来也很有道理。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既然已经赦免了苏护,只要是他快马回国,此事之风波,便还能掩藏一二...可最终的结果是,苏护在众家将的劝谏之下,直接反了。 还取来文房四宝,在午门上提下了反诗,言曰: “君坏臣纲,有败五常。 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此诗一出,纣王“昏庸无道”之名,才算是真正开始向天下各地扩散了出去,并且在有心人的推动之下,逐渐深入人心。 纣王前几次在《封神演义》中看到此节的时候,还没怎么多想...可此番看过了苏护“神人入梦”的奏章,再联想到此诗的时候,便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女娲宫中的淫诗。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呐! 只是眼下如“书中”不同,纣王并没有迷失了心智,更没有沉迷于美色,而想要动乱殷商之根基,最好入手的地方,还是后宫。 被“神人”选中的,依旧是苏妲己。 只是不知道这一次的苏妲己,是她自己,还是那九尾妖狐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