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冲出去的那一刻,北边远处,也有宋骑回头来了,似是要来截完颜宗弼。 完颜宗弼并不如何慌乱,而是回头看了看,看看身后队伍是不是都在顺利出营。 看着马队在鱼贯而出,完颜宗弼又转头往北方去看,他似乎下意识里想在那群人中寻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不知道是不是他来了,大宋燕王殿下、枢密院使,苏武苏子卿! 完颜宗弼,他女真名字叫做“乌珠”,一时间,心中不知多少复杂,五味杂陈,每一味都难以言说…… 走了走了…… 完颜宗弼猛的去夹马腹,身后营中,殿后之军至少上千,死战还在继续…… 不想再见了,完颜宗弼不想再见苏武了,不知是怎么一种情怯,这一辈子都不想再见了。 临潢府城墙之上,黑车子室韦的可汗,室韦大王莫尔根,正在激动雀跃,泪流满脸,口中呼喊不止:“胜了,胜了!临潢府回来了!” 不知多少契丹,满城都是,到处在奔,到处在找,找女真,男也好,女也罢,老的小的…… 都得找出来! 女真人昔日怎么杀契丹的,今日契丹就要怎么杀女真! 虽然城池之内的女真并不算多,但这么一股子仇恨,即便是死得透透的女真,也当再来千刀万剐,不然不足以平心中之气。 契丹,岂能不是一个骄傲的民族?他至少骄傲了二三百年,何以受过如此屈辱? 历史上,哪怕早已一败涂地,也还能有契丹人振臂一呼,五万契丹男儿同声而起,还要与女真人流尽最后一滴血。 亦如今日,那城墙脚下堆满的爬墙时死去的契丹尸首,与这终于被打破的临潢府内外城池。 契丹人如何能不是狂喜? 这临潢府的每一块砖木,都是他们祖宗之基业,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从山林而出,与众多草原部族周旋,为昔日大唐阵前驱策,与大唐同享荣耀,再建立万里大辽帝国…… 他们回来了! 在这临潢府的街道上奔一奔,那都是一种无比的幸福! 从那奢华的府邸里拉出的每一个女真人,都要拉到街边去砍去杀,放干他们的鲜血来洗刷这座城池的屈辱! 这件事,历史上的契丹,是做到过的,虽然最后五万契丹几乎死伤殆尽,但他们真的打下过这座城池,做了这件事! 契丹这个民族的名字,虽然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他们的后辈子孙,其实就在汉人之中。 是历史上蒙元统御天下之后,把契丹人直接归成了汉人,因为在蒙古人眼里,契丹人与汉人已然无异,生活习俗,建筑方式,生活用具,穿衣造型,乃至用的文字,说话的字词,都无大异。 所以,蒙古人统治之下,人分三六九等,直接把契丹归入了汉人。 战事在落幕…… 是临潢府里激动地到处寻找最后一个女真人的脚步与呼喊。 是金军大营里最后一次锤头砸打在铁甲上火花。 是漫天烟火中木杆里烧出的最后几声劈啪作响。 还是苏武慢慢回来的脚步…… 也是无数从山林里喜极而泣奔出来的女真之奴隶…… 战事落幕了…… 一个叫做撒八的契丹贵族少年,从山林而出,奔在旷野之中,脚步飞快,却是奔几步就能跳起来挥舞几下手臂上的拳头…… 他没死! 他正在往那烟火慢慢在灭的金军大营奔去,他要找到耶律余睹,告诉他,他是契丹的英雄! 他要当面跟他说,大声的说,我就知道,大帅一定不是契丹的叛徒! 耶律余睹见到了他,相拥而去,萧撒八在喊,耶律余睹竟也在流泪…… “走,去拜见大宋的燕王!”耶律余睹知道该做什么。 燕王在哪里? 他刚进了临潢府城池,他也有好奇,也想看看…… 这座城池,没有什么意外的地方,反而看起来很熟悉,与燕王的城池无异,与大宋的城池也无异。 学校里拜的是孔老夫子,寺庙里供的是释迦摩尼,道观里有三清祖师。 真是无异…… 却也看得苏武很高兴! 燕王打马游城,到处都是拜服在地的契丹勇士,大多数人不知道怎么喊,但他们知道是大宋的燕王来了,就得跪拜在旁! 不论刚才是多么凶恶的行为,不论刚才是多么凶恶的神情。 此时,皆是一脸崇敬! 苏武抬手:“都起来吧,各自去忙!” 一路来,他已经无数次说过这句话了! 契丹人,多听不懂,但听得懂汉话的人,却也极多。 许多人开始起来了,许多人跟着也起来了。 然后,都是笑脸…… 苏武也笑,点头左右看看,稍稍抬手致意。 还有皇宫,上京临潢府里的皇宫,苏武打马而入,皇宫并不大,远不如燕京城里的大。 苏武进去之后,莫名翻身下了马,到处走走看看,并无多少破坏,女真人不曾真把这里破坏,契丹人回来了,更不会破坏这里。 只是沿路不少尸体与血迹,女人的尸体更是极多,显然城破之时,女真贵族的许多女子,都在这里集中躲藏。 许还真没有奸淫之事,全是杀人,至少苏武所见,女子的尸首上,衣装都是整齐的…… 一路往后去,一处破碎之大殿建筑遗迹映入眼帘,房倒屋塌,还有大火烧过的痕迹。 苏武猜到了,这里是契丹真正的宗庙,定也是被女真烧成如此! 契丹的皇帝耶律延禧,此时正在完颜阿骨打的墓前跪地而爬。 一时间,苏武驻足在此,岂能不也是五味杂陈,有一个人,本也该与儿子一起,随着耶律延禧一起去爬! 那人而今,却还端坐在东京城里,许正在颐指气使,正在觉得自己即将大获全胜。 苏武不气,只是微微叹息摇头…… 来了,耶律余睹带着萧撒八打马而来,从皇宫之外飞奔往内来。 直到苏武面前,躬身在拜! 苏武不语,只看那契丹宗庙。 耶律余睹也看,萧撒八也看,两人自是泪水在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