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苏李两门,不分你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第(2/3)页

    “此话怎讲?”苏武也问。

    李迒笑而不答,只管鞭子抽打两下驴背,还真别说,这驴子也能跑得很快。

    “啾!”苏武马腹一夹,马匹自也加速去。

    身后还有十来骑……

    趵突泉,并不大,但是奇观,汩汩不止,却还清澈非常,左右连廊亭台,花草奇石,若再微微笼上一些暮色之氤氲,真有几分神仙之气。

    左右点了许多灯火,亭中早有易安居士端坐等候,亭台对面,歌舞伎者与乐班早已就位。

    入亭去,微微一礼,寒暄只在两三句,先落座。

    左右伺候的小厮奴婢,自就忙碌起来。

    李迒笑着来说:“还未凉,哈哈……”

    其实是近,这趵突泉离府衙很近。

    李清照先来抬杯:“大苏学士有词,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说那千古风流人物,只想来日,不知后人何以怀学士!”

    苏武听来是一愣,这李姐今日哪根筋搭错了?突然转性子了?如同小嘴抹了蜜一般?

    苏武连忙拱手,自得谦虚:“易安居士言过了,岂敢去比美周郎!”

    “如此身先士卒血战得胜,比周郎不算什么,比得何人也不差!”李姐再道,当真面色严正,不似那玩笑之语。

    苏武都听愣了,第一次有这种待遇。

    却听李迒来说:“学士不知,这班师南归的军队,那是一列又一列,家姐是看了一路又一路,每一路都差遣人去问,一问那战事到底如何打的,那是事无巨细都想知晓,也问学士哪日得归来……”

    苏武有些意外,又看李姐去,李姐也不是那闺中羞怯人,只管点头来:“君为大丈夫!”

    李姐还是喜欢这种事情?喜欢“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多是逼不得已……”苏武真如此说,这回不是谦虚,是实话实说,不是逼不得已,他又哪里愿意每一次当真决死的时候,就去身先士卒?

    为何逼不得已?

    是这糟烂的大宋逼得他不得已,若是在大汉盛唐,领兵灭国平乱,哪里需要主帅如此身先士卒?那军汉自是一个个嗷嗷叫往前冲。

    也是此时此刻,不是军中,面对一个女子,苏武也不装那硬朗气概了,柔软不少,也说得出心里之语……

    也想,也不知哪一日真的就不需要他自己亲自身先士卒了……

    不是苏武不信任麾下之人,是很多时候,他心中难安,一败则前功尽弃,若是前功尽弃,那与死了有什么差别?

    什么时候,容得一败,一败也不至于前功尽弃,兴许也就容得苏武自己内心里不再去强求身先士卒这件事……

    李姐微微点头来:“请饮一杯!”

    苏武点点头,抬杯就来,李迒作陪,往远处也喊:“来,唱词!”

    唱的就是九万里风鹏正举。

    苏武一杯作罢,侧面去,听得认真。

    已然第二顿酒来,微醺之下,思绪也是万千,若真有天帝神仙,岂不也想问问,当归何处?

    苏武迷茫吗?不迷茫,但他满心的事,压力如山在肩……也想刚才张叔夜,还想东平多缟素……

    只待一曲罢去,苏武久久没有回神。

    李清照打破了沉静:“学士明日归去?”

    苏武转头来:“明日就归!”

    李清照点点头,场面又沉静下来。

    李迒立马哈哈一笑:“吃酒,且吃酒!”

    三人同饮,李迒吩咐:“舞起来,来点欢快之乐音,鼓也敲起来!”

    果真气氛不同,苏武笑来:“适才多想其他,易安居士勿怪!”

    李清照点着头:“哪里哪里……我也看得那一车一车的棺椁南去……”

    苏武也有些诧异,李清照竟是知道自己心中思绪是什么……

    李清照再言:“八千子弟只身还,所以项羽不过江东去……”

    “是啊,如今我麾下,可不止八千子弟了,数万之多,此番算是第一回,不免来日,是一次又一次……”

    苏武当真开始掏心窝子了,许是酒原因,许是李清照的原因。

    这一掏心窝子,苏武话语搂不住,继续说:“若是哪一日,真有那只身而还的时候,不知那江东,我却过不过得去……”

    人,总要寻个说话的出口,这些话语,平白无事,在谁面前都说不来。

    李清照来答:“归去,卷土重来未可知!不归,英雄豪杰名千古!学士多读书,当选那卷土重来未可知……”

    “是吗?”苏武微笑看去。

    李清照认真点头:“只要家乡父老不怪你,不怪你身上,那就是卷土重来未可知,岂不闻,长平之战后,赵无男儿,孩童妇孺也能持刀上城头!秦在城下,岂不也只能望而却步?”

    李迒接了一语:“对,姐姐说得对,家乡父老不会怪你,只要家乡父老人心还在,只要京东两路还认学士相公,哪怕来日有那一败涂地,只管回来就是,自可卷土再重来!”

    “当真吗?”苏武如此一问,便是心中真有疑惑,或者说,他不那么自信,连项羽都不那么自信,何况苏武?

    李迒一语来:“当真!我便是散尽家财,也当助学士卷土重来!”

    这句话,听得苏武莫名眼眶就热,但不落泪!

    提杯来:“易安居士,子道兄,请!”

    苏武一饮而尽,好似心中当真松快不少,也是这姐弟那句话,不是卷土重来未可知,而是家乡父老不会怪你!

    这句话,真能开解人心。

    也如张叔夜,也不曾怪过苏武,哪怕一个儿子死了,另外一个儿子,接着还上阵!

    再饮!

    再饮就为卷土重来未可知,如今,有了根据地,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地盘,属于自己的人心军心。

    败又如何?

    败了,还能再来再打!

    苏武一直以为,他在这大宋,这北宋末年,只能自己靠自己,此刻,苏武忽然真正感觉到了背后助力无数,人心也好,军心也罢,还有士大夫之心也在!

    有一股子从下之上的力量,源源不断从苏武的脚跟而起,正在托着他!

    富民强军强国,不是他苏武一个人的理想,是这个时代许多人都有的理想!

    有些人在做,有些人想做,有些人不知如何去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