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粮,还得卖,但也只能抠抠索索来卖。 苏武也还指望西边耶律大石,乃至长久之计,三万匹马,其实也远远不够。 去打党项,不免也想,党项马好,党项马也不少。 乃至,党项往北也可去草原西边,那边草原上的白达旦部,也是极好的交易对象。 战场上的机动性,太重要,特别是面对女真,没有机动,那就完全被动,面对如今巅峰之女真,小胜可有,但怎么也不可能大胜…… 乃至也是耶律大石之言,女真将帅但凡高明起来,苏武真就只剩下疲于应付,疲于奔命。 马马马,苏武又陷入了这个困境里。 征讨党项之事,着实不能等得太久。 其实东京也还有一些马,养在东京西北边一个叫做牟驼岗的地方,不多,大小马匹万余左右。 只是这些马,是这个国家最后的储备,也是东京禁军的储备,也是天子仪仗用马的储备,枢密院、诸多衙署用马的储备…… 苏武怕是难以弄来。 历史上,这些马,没有打上一仗,就都成了金人的战利品。 得想点办法才是…… 先送完颜乌珠出城去,一路便也闲谈:“兄弟打下大同之后,可有什么打算?” 完颜乌珠当真也答:“打下大同,自就往草原去,草原部落无数,其中多与辽人是一丘之貉,岂能不去征服!” “哦,兄弟可曾娶妻?”苏武笑着问。 完颜乌珠便是来说:“女子,多的是,我军中一大堆,娶妻不急,只管立了功勋,到时候陛下自然赏赐一个好妻子来!” “哈哈……只待战罢了,你要有暇,你就到宋来走走,也到京东来看看我,我自备好酒与你不醉不归!” 苏武如此来说。 “那我到时候一定来,若是真不打仗了,我就当个使节,到宋来看看,到兄长家中去看看!” “一言为定!”苏武如此说着。 “一言为定!”完颜乌珠眼神中的真诚,也不是作假。 相送而去,苏武便也回来,脑海中的定计已然有了不少。 想来想去,先把刘光世请到府衙来。 两人寒暄对坐,屏退左右,刘光世就问:“哥哥何事?” 苏武来说:“兄弟,一桩大事,你敢不敢干?” “兄长只管吩咐!”刘光世眉头一挑,双眼一睁,好似没有不敢干的。 “党项之事!”苏武一语。 刘光世头就点:“哥哥,我知晓,回去之后,自与党项多多纠缠!” “不够……”苏武答。 “还当哪般?”刘光世便问。 “谎报军情……”苏武真要做黑手了。 “哥哥,当如何谎报军情?”刘光世再来问。 “党项铁鹞子,如今有多少?”苏武来问。 “许只在几千骑……超不过五六千……” “三万,当是三万之数!”苏武如此一语。 刘光世立马会意过来了,却也担忧说道:“这般,朝廷怕也不信,枢相昔日在党项监军许久,对党项之事多有了解,党项如何凑得出三万铁鹞子来?” “你今日碰到一部,五千八千,明日再碰一部,六七千去,再又遇一部,三五千去,友军再碰一碰……如此,三万骑之数,当可有的……枢相那边……” 苏武微微皱眉,又道:“你自不必多管,只管照着这般数目不断往京中去报,一封比一封急切去报!” “哦……再报一些轻骑,如此许也不假,只要枢相不言,当是不难……”刘光世如此来说。 “只说得党项七八年来,都在奋力备战!”苏武还要补充一下。 “我父亲……”刘光世也还担忧。 “我与你说的话语,回去之后,你直白与令尊来说,无妨……此战要起,要大战,要一战灭国,要钱要粮要人,皆在此番了,如此,备战越足,胜算越大,皆是兄弟们的前程!” 苏武少说一句,还有一个要马。 刘光世听来,心中也起激动:“如此,我当做好此事,便皆是为兄弟们谋个前程,谋个功勋。” “好,半个月后,你与老刘总管,先行归乡,把此事办妥!”苏武急不可待了,便也是时间紧迫,扩充骑兵,也要一个操练时间。 “得令就是!”刘光世也是跃跃欲试。 若是东京能发五千匹马来,那苏武骑兵就可上到五六千之数了。 苏武却又在沉思,怎么保证这马能发到他手中?万一蔡京等人三言两语去,把这马发到西北去了呢? 也还说一个不太保险的事,那就是党项战事,不用他苏武呢? 后一件事,要先处理,后一件事处理好了,前一件事就更不难了,就是要先确保苏武能到得西北战场为帅,这事,上有童贯出力。 下呢,当也让众多西北军将上书,让朝廷派苏武去领兵,这事也不难。 若东京里还要出幺蛾子,苏武不免还要有点手段来。 那就是诈败假败,刘光世就真要出力了,不是败给党项人,而是败给东京城里的人看看,配合几千骑的谎报来说,当也不是什么难事,刘光世当是好说的…… 乃至,许也不一定要诈败,可能真不一定打得过……如今西北老成持重唯有种师道,苏武不去,种师道必是主帅。 但凡有败,只管让兄弟们上书去言,应当不难。 但这些手段都只是预备的后手,真说起打仗,苏武也自信,天子那里第一时间想到的必然是他苏武,许真是苏武去,天子才放心,这也不是蔡京的意志可以轻易转移的…… 所以,这些办法手段,许都用不上。 这件事解决了,前一件事,也就不难了,朝廷但凡要调拨马匹,自也就要到苏武之手。 苏武脑海中分析无数,慢慢心定。 却是苏武不知,东京皇城里,天子面前坐得几个相公,也在商议大事。 便是出使西夏。 天子正说:“此番出使,定要寻个得力之人,要有天朝上国之威,其志要坚,其人要忠,还要智计不凡,要说得那党项李氏,举国归附!” 党项李氏,不免也是大唐天子亲赐,向来如此称呼,只是而今党项皇族自己不认这个姓氏了,自己给自己起了一个姓氏,叫做“嵬名”,但宋人多不如此称呼,只说李氏,不免也是宋人以承唐自居。 如今,大宋朝堂上下,乃至天子,自信心都起来了,天朝上国,还差那么一点点,就是西夏党项,若是不把此事完成,千古一帝之名,不免还有一个大大缺陷。 名臣立传之事,不免也还有可被后人诟病之处。 正是兵锋正盛,兵威正强,岂能不趁热打铁? 王黼接话:“只管那党项李氏归附,不失王爵之位,若是不归,我天朝大军起百十万,讨伐之日,髫龀不留,好教他们知晓其中利害!” 天子雄心万丈,便是铿锵一语:“正是此意!且论个人选出来!” 不等其他,蔡京开口就说:“陛下,我子蔡攸,不知可否担当重任?” 王黼心中就紧,人家提人选,真是信手拈来,要资格有资格,要圣宠有圣宠,他提人选,还得临时琢磨……这不免也是底蕴差距。 只待太师一开口,王黼心中琢磨出来的人选,却又如何拿来与蔡攸去比? 也是此时此事,若是办成,那功勋之大,不必多言,不免还有“一言可当百万兵”的美誉。 果然,天子就喜:“不差,便招他入京来,正合此差!着他为天使,出使党项,” 蔡攸与天子之情,岂不也是好得紧?蔡攸如今在江南办差,差事岂能不把皇帝哄得开开心心? 如此,蔡攸出使西夏之事,已然就成。 (兄弟们,八千七百字,剧情尽量不无聊无趣,苏武更也是主动进取之人,岂能啥也不干?) 第(3/3)页